421买煤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点黄土,自己打个煤饼子,尽够烧少。”张桂芳前前后后的给唐植桐扫干净。

    “妈,有面子的没面子,没面子的尽面子。平时咱去买,给送来的大半都是煤面子,这次都是煤矿直接运过来的,他们压根没空去看人下菜,咱光为这个也值得去买吧?”唐植桐还想努力去说服张桂芳。

    有面子的没面子,没面子的尽面子。这是居民的一句牢骚,有头有脸的人物买煤,全是成块的,普通人没那个脸,买到的以碎渣渣居多。

    “煤面子就煤面子,正好打煤饼子,更省煤。”张桂芳固执的摇摇头,将扫帚拿回屋挂了起来,一会的工夫又拿出来十块钱,要塞给儿子。

    “妈,不用,我有钱。”尽管厢房以后烧木头,但唐植桐没打算算的这么明白,总觉得儿子照顾母亲、妹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听话,拿着。你的工资本来就给家里一多半,你自己又抽烟,还能剩多少?别让静文有别的心思。”世间大多数矛盾都是钱引起的,张桂芳不愿留下这种隐患,更不愿看到儿子两口子闹矛盾。

    “静文她不会的……”唐植桐还没说完,但目光迎上瞪着眼睛的张桂芳,只能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把钱接过来,无奈的笑笑:“那我就收着。”

    “嗯,收起来,这五百斤就够了,不要再买了。吃的缺,这煤还能缺的了?你爸在煤矿干了大半辈子,说井下有的是,想挖多少挖多少。你别老是觉得这个要断,那个要断。”相比较儿子的看法,张桂芳明显更相信曾在煤矿工作的丈夫,言语里有一股自信,以及教育儿子的满足感?

    唐植桐对此无奈的笑笑,不同意就不同意吧,回头让小王同学跑一趟,母亲能埋怨自己,但对儿媳妇宽容度会高一些。

    现在煤炭不光没有限产一说,还鼓励高产、超额完成开采任务,从某种层面来说,张桂芳说的没错,想挖多少挖多少。

    然而井下采煤需要往上运,当采煤量大于一定数量,达到绞车运力的上限后,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产量了。

    而且现在用煤的地方多,不仅民用,工业用煤缺口也很大,从外地运煤的话,火车运力也不一定能满足。

    基于以上原因综合考虑,唐植桐才想着多买一些,况且自己这次用的是信息差,不用求任何人,合理合法。

    家里经济条件已经有所提升,唐植桐想为母亲、妹妹改善生活条件的意愿非常强烈,不愿再去用煤饼子,那玩意省不下多少钱,还费力。

    从小到大,唐植桐打煤饼子打的够够的。

    想打煤饼子,得先买黄土,自打唐植桐小时候起,黄土就是收费的。

    那时候一年四季都有推着黄土车进城卖土的,秋冬季尤其多。

    有些家庭富裕点的住户,会让卖黄土的帮着托个蜂窝煤、打个煤饼子什么的,也有穷的用不起煤,一大早去富户家门口,从倒的煤灰里面捡煤核。

    唐家虽然不富裕,但也没到捡煤核的地步,都是买来换黄土自己打煤饼子,因为干这份活要收费,唐老太太不舍得花这个钱。

    打蜂窝煤都是铁皮围个圈,把和好的煤、泥混合物放进去,先压成形,然后半干的时候用通条扎眼,非常麻烦。

    再说当时家里也没钱买专门的蜂窝煤炉子,能买到煤的时候,家里就打煤饼子凑合,买不到煤的时候,就烧泥炭。

    泥炭也叫草炭、泥煤,一发现就是一大片,不少人挖了推着进城卖,是煤炭的一种替代品,价格低,但燃烧起来不如煤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idaohonghuosuiyuezuosuren/read/97/9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