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商量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只有接触了,才知道扶贫到底有多难,难的不是多干活,而是难以扭转贫穷的思想观念,只能看到眼前的短期收益、无法放长眼光、致富的想法不被认同。

    扶贫攻坚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这里面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与付出。

    多说一句,前两年北邮干部下放,不仅仅劳动,还肩负起了扶贫的责任,帮着李各庄百姓联系水泵并安装、挖水渠、引进苹果树苗、桃树苗,虽然目前果树还没有丰收,但等丰收后,当地百姓就会连续十多年担着水果前来致谢……

    唐植桐来到北图的时候,小王同学还没有下班。

    唐植桐没有着急进办公楼,而是在楼前的角落里燃上一根烟,看景、看天。

    初秋的北图,宛如一位沉静的长者,静静地屹立在时光的长河中。

    北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仿佛在告诉唐植桐,冷空气即将来临。

    院子里,几株枝繁茂密的柳树依旧摇曳着它们的枝条,叶子在风的吹拂下轻轻颤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树梢上,少了麻雀的叽叽喳喳,偶尔有几只灰喜鹊跳跃在枝头,然后一跃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给这宁静的图书馆增添了一抹生动。

    抬头望向远方,天空有些阴沉,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气息。

    也许,沙尘暴就要来了……

    风沙打在脸上的滋味不好受,作为过来人,唐植桐琢摸着,今晚回去得鼓动小王同学做几个口罩和面纱了。

    沙尘暴的历史由来已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有不少学者认为与什么冰川气候有关,唐植桐不精于此道,不敢妄下断言,但他认为跟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

    古人尚未造出“沙尘暴”一词,多用黄雾、雨土、雨黄沙、土雾四塞、雨土覆地等类似词汇形容沙尘天气。

    看一下发生的时间,要么战乱、天灾导致田地荒芜、赤地千里,要么人口滋生取柴导致牛山濯濯。

    天干物燥,唐植桐抽完烟,确认烟头已经踩灭后才走进图书楼。

    唐植桐没有去打扰小王同学工作,而是凭借着学生证办了借阅卡,去了阅览室。

    已经有好几天没有看报纸了,唐植桐想最近看看都发生了些啥,从报刊架拿出用夹子夹好的二流报纸,回到阅读桌前,坐下慢慢看。

    浏览下标题,然后认真学习精神。

    国内版的消息都挺振奋,庆典在即,捷报频传,没有记者敢把天捅破。

    国外还是老样子,思潮涌动,整天沸沸扬扬的,一点都不太平。

    唐植桐一直墨迹到快下班的时候才起身,将报纸放回报刊架,去找小王同学。

    “不是说晚上不回家吃饭吗?”小王同学看到唐植桐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惊喜。

    “系主任今天早上说胡萝卜产出后分给大家一部分,同学们都很振奋,效率非常高,一上午就干完了。中午大家伙吃了个饭,这不就按点回来了。”唐植桐乐呵呵的给小王同学解释道。

    “你手这是磨破了?不是给你带手套了吗?”小王同学的语气从惊喜变成了心疼,夹杂着一些责怪。

    “全班一个戴手套的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idaohonghuosuiyuezuosuren/read/97/9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