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发钱 (4/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为了方便发放,财务科指派了三名出纳,一个负责发十元面额的,一个负责发四元零钱的,还有一个负责发放五毛面额的。

    查验了生活委员的证件后,问明多少人,出纳就唰唰一顿点,然后交给代领人,最后签字。

    这样发放,财务处清点方便,唐植桐发给同学的时候也方便,每位同学也就那么几张。

    可别小看这几张钱,确保一个人生活绰绰有余,肯定也有不少人能节省出来支援一下家人。

    要知道现在的四九城百姓也就人均五六块钱的水平,大学生一个月能领十四块五,已经非常不错了。

    看着喜气洋洋的同学,唐植桐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很多“励志”案例。

    比如梵高,都说他穷困潦倒,一辈子就卖出过一张画,想想就很凄惨。

    但书本上不会说梵高的弟弟提奥每个月资助哥哥150法郎,大概45克黄金的样子。

    有这么个豪横弟弟,哪个哥哥不能天天在家画画?一辈子卖出一张画,不难吧?

    还有生活很凄惨的大音乐家,像什么巴赫、舒伯特、贝多芬、肖邦,都说他们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然而肖邦给人当家教,一小时赚20法郎,折合黄金是5.8克。

    特么么的,唐植桐两辈子都没摸过钢琴,无它,学不起啊!

    就这,励谁的志?和宣扬满门忠烈守时异曲同工,很难引起唐植桐的共鸣。

    用这些人举例励志,还不如宣传一下时下的大学生。

    很多都是泥腿子出身,来自五湖四海,除了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外,还得过语言关。

    现在不像是几十年后,操一口普通话就能走遍天下,就有线系593班来说,唐植桐起码听到了不下于七种方言。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互助的必要性。

    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只能听个一知半解,课下时间就只能求助于听懂的同学,再麻烦同学慢慢讲解一遍。

    当然,都是小青年,学习能力强,这种日子不会持续太久,慢慢的也就习惯老师的口音,并能听懂了。

本章完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idaohonghuosuiyuezuosuren/read/97/9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