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没有让王静文空手去,坚果足足带了十斤!那边的老师还记得王静文,没有在这种小事上拒绝她,让王静文几天后再来拿试卷。
唐植桐这次出去是看望自己当年的初中班主任苏老师。
在唐植桐心里,苏老师是自己恩师,没有他,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都两说。马上又到中考季,也该回去看看了。
本书第二章提了一笔,唐武国是在唐植桐毕业前夕病逝的,唐植桐当时请了长假,跑前跑后处理了父亲的后事,落下了不少课。
等回到学校,已经是临近毕业考试,是苏老师联系了各科老师,专门给唐植桐做了突击辅导,才使他顺利毕业拿到了毕业证。
苏老师虽然教学能力一般,但责任心很强,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尽心尽责。
苏老师在教学中免不了对学生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然而学生并不认同,甚至不少学生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唐植桐两世为人,明白苏老师责骂、拳打脚踢背后是恨铁不成钢,毕竟自己班上的学生家世普通,没有一个比得上江刚……
去看望老师,唐植桐也没有空手,从家里象征性的拿了一斤松子,自己又从空间里补上了四斤,凑了五斤。
唐植桐就读的初中在金鱼池附近,是改造龙须沟、填了金鱼池后,盖起的一座新式初中,生源绝大多数是附近的平民子弟。
学校管理的并不严格,大门敞开着,唐植桐骑着自行车大摇大摆的径直进入,门卫抬眼看了一下,没拦着。
唐植桐按照自己的记忆来到苏老师以前的办公室,办公室门敞开着,没有课的老师在工位上坐着,三三两两的聊着天。
唐植桐扫了一眼,除了正看报的苏老师,里面没有自己曾经的任课老师。
唐植桐深吸一口气,脸上扬起微笑,走到苏老师的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和尊敬:“苏老师好,您还记得我吗?”
苏老师放下手中的报纸,透过老花镜上方看了他一眼。待看清是唐植桐后,苏老师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随后摘下老花镜,笑眯眯地站了起来。
“唐植桐嘛,怎么不记得。一年不见,变化挺大。你以前总是沉默寡言,现在看起来成熟稳重多了。快坐下,坐下聊。”苏老师很感慨,拉过旁边一个闲置的凳子,让道。
唐植桐谦虚地笑了笑,在凳子上坐下,顺手将包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谢谢苏老师的夸奖。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苏老师点点头:“不管在哪里,都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来,说说看,现在在哪工作?”
唐植桐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老师教导之恩的感激之情。
初中毕业证,在有的人眼里一文不值,但在唐植桐这,却使他有了进入邮电体系的资格。在这一点上,唐植桐是感念苏老师恩情的。
“哎,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伱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努力。”苏老师很受用,但还是谦虚的摆摆手。
唐植桐听着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牢记苏老师的教诲。
两人聊了一会,直到外面的下课铃声响起。
唐植桐从兜里掏出用报纸包裹着的松子,放在苏老师的办公桌上,说道:“苏老师,我该走了。这是我出差去东北带回来的零食,您千万别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