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打造南洋的粮食帝国(第三更,求订阅)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正像嘉禾公司的报告中指出的一样,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加,对肉食、牛奶等产品需求也在增加,30年后,南洋每年就有可能进口一亿吨大豆、玉米,五十年后呢?恐怕就是两三亿吨了!

    粮食安全肯定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受限于南洋的自然条件,南洋想要紧握粮食安全,就必须另辟蹊径。

    非洲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眼下的非洲完全是一片蛮荒,农业处于欠开发的境地,那里有大片的荒地等待着外界的开发,甚至直到21世纪,还有几十亿亩可供耕种的土地在闲置着。

    眼下的这片蛮荒大陆绝对是一下蛮荒。

    如果现在在非洲投资农业,实现非洲的农业产业化,尽而把非洲打造成为南洋的大农场,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能把粮食当成是武器的国家,只有美国——那怕直到二十一世纪,美国仍然是世界的粮仓。

    但是就非洲这个地方而言,非洲的土地资源并不比美国少,虽然看似有什么热带疾病之类的东西影响,又不是大规模移民,只是利用现代化机械,利用非洲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当地建立起大型的现代农业企业,从而保证南洋的粮食安全。

    甚至有机会的话,未尝不能学习一下美国,把粮食也当成武器运用一下。

    这……完全有搞头啊!

    不得不说,即便是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人有超前的眼光,在非洲发展农业的建议还是非常有用的。

    虽然因为需求和投资的关系,李毅安对非洲的野心目前只能止步于野心,但是现在去非洲投资农业,却可以把野心化为行动,趁着非洲各国独立前,投资农业,加大在当地的影响力,这完全可以为将来插手非洲事务提前布局嘛!

    而且相比于矿产资源,农业的重要性,一直被世人所忽视,在短期内南洋专注在非洲的农业投资,很容易隐藏自身的野心,在将来的冷战之中,这种投资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而南洋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种忽视,在非洲打造一个属于南洋的粮食帝国!

    “关键还是要在英联邦的旗帜下进行投资……”

    李毅安的嘴角轻扬,轻笑道。

    “这不是拿了印度的剧本了嘛!”

    在未来的冷战之中,非洲每一个新独立的国家,都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争夺的对象。不少国家倒向了东方阵营,虽然来自东方阵营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但是新政权们大多仍然倾向于其原来的宗主国。

    而印度商人进入非洲,始于十九世纪,印度人就以劳工的身份大量进入英国殖民地,其中不少人成为商人,在很多英国殖民地,印度商贩甚至垄断着当地的零售业。

    而印度在独立后,之所以不愿意退出英联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愿意舍弃庞大的非洲市场,而帮助印度货打开非洲大门的,正是英联邦以及帝国特惠制。

    其实这正是李毅安不愿意退出英联邦的原因——南洋的经济崛起同样受惠于帝国特惠制。

    “管他是谁的剧本呢,只要是好剧本就可以拿过来用一用。”

    在李洁白离开书房之后,李毅安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拿起了笔,在笔记本上书写着。

    所有的字眼,都是什么非洲啦,玉米啦,当然还有养猪,养牛之类的字眼,最终在又写到——“南洋肉食供应的关键核心在于玉米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idaoguoquzuocaifa/read/97/247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