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经历,好莱坞的人也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很迷信恒成功者,所以这个最高比例还可以再谈一下,但正常情况不可能超过15%。
另外,别以为迪士尼给曹阳25%的比例就不赚钱了。
如果电影能达到10亿美元这个级别,他们只会赚的更多。
到了10亿美元这个级别,票房赚不赚钱,都无所谓了。
这些都是小钱。
真正的大钱,是预期收益。
比如,迪士尼出了一部10亿美元级别的电影,反映到股市上,绝对的会狠狠的大涨一波。
几百上千亿的体量,随便大涨一下,都不是几亿美元的事。
接着,迪士尼若是放出续集计划,股市上又能大赚一波。
这还只是股市,还有后续的周边收益、碟片租赁和点播收益、新媒体版权收益等等,这又是一波不少的小钱钱。
更何况,迪士尼以什么出名?
当然是游乐园了。
可以预见的是,《新加勒比海盗》大火,肯定会带动一波全球对这个游乐项目的游玩热潮,游玩的人数增多,又能反映到股市上……
另外,别以为这个分成比例不现实,好莱坞是有个所谓的两千万俱乐部的。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俱乐部,而是来形容某个好莱坞明星大火后,接拍电影的片酬达到了两千万美元,并且,分成比例最高可达20%。
20%不是极限。
特别是对于续集电影来说。
好莱坞的电影,一般只要不是提前签好几部戏约的话,续集电影即便是赚钱,为什么大多数也只有三部呢?
那是因为超过三部后,明星的片酬和分成能高的吓死人。
《复仇者联盟》够火爆吧?为什么很难再拍下去?
因为几个主演的片酬和分成,高的让制片方望而却步了。
比如德普接拍《加勒比海盗》后面几部时,他的片酬是多少?从5000万美元,涨到了9000万美元。
这是无论电影是不是能大卖都必须支付的片酬,也就是说,所有的风险,全都是制片厂的,演员不承担任何风险。
嗯,《哈利波特》是例外,主要是华纳兄弟的高层是有名的不按常理出牌,也是骚操作最多的制片厂。
他们最初欺负几个小演员不懂,跟他们签的是利润分成条约。
然后,就是全球大卖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账户上却是亏本的——既然电影不赚钱,你们的利润分成条约哪怕签的再高,又有毛用?
曹阳不想给大甜甜运作最佳新人演员奖,主要还是戏份太少,运作这个奖让曹阳会觉得有点“拉低”自己的档次。
当然,如果不运作的话,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要给这个奖项,曹阳也不会说什么,就看这次在柏林电影节上能拿什么奖了。
曹阳这次提前一周去柏林,除了必备的人手外,演员方面,是带着程龙、大甜甜和大咪咪一起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