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与诺兰的交流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双方都有各自需要继续交际的圈子和对象。
不然费时间出现在这宴会,真以为大家是来吃自助和祝贺万达的?
连斯嘉丽也松开挽住徐铭的手,跟自己相熟的艺人朋友攀谈去了。
好莱坞许多项目的起点,就是在这种宴会上碰撞出来。
不过即便交流时间不长,徐铭也立即感受到了自己方才人前显圣的反馈。
“徐,有没有兴趣投我们公司的电影项目?”
“你手头还有合适的剧本吗?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开发。”
“我是编剧协会的会长助理布尔,有兴趣加入编剧协会吗?噢,已经加入了啊,这是我的名片,有相关需求或者问题都可以联系。”
一位又一位在场人士毫不吝啬向他释放善意。
而在这之前,徐铭所遇到的好莱坞影人,多数都只把他当凯子看待。
哪怕拿出项目,也是其他公司根本看不上,才会轮到他。
但凡有一丝其他可能,都不会到他手里。
很简单,除了骗投资以外,真正想拍电影的人是不会考虑非专业人士。
大多数本土电影人也不会轻易接纳徐铭。
毕竟在他们眼中,徐铭身上的标签只有两个,一个是华夏资本代表,一个是花花公子,俱是冤大头的象征。
但当他得到诺兰的认可,连后者都愿意主动邀请他加入编剧团队。
情况就不一样了。
无须徐铭再去做任何证明,电影人的圈子便自然而然接纳了他。
所以说,拍马屁也讲究个攻略,拍的对象越高越省事。
不然一层一层拍过去,猴年马月才能立足?
就像有些女演员,组里面陪道具、陪灯光、陪摄影,连剧务都要陪,陪了一圈,往往还只能得到个小角色。
但女一号,只陪投资人一个就够了,至多再有个导演能跟着喝口涮锅汤。
“铭哥,那老外谁啊,面子那么大?”
小娟从旁观察,哪怕不认识,也看得出诺兰对场内众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好莱坞一大导演。”
徐铭见小娟依旧一脸迷惑,斟酌道:“你可以当成是加强版的江文,拍了四五部《让子弹飞》那种。”
双方都是个人风格极其强烈,拥有一批忠实影迷的导演,但诺兰相比江文,创作高产且稳定,商业成绩一直上升。
也就是资历尚浅,上面有斯皮尔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两座大山压着。
等到《星际穿越》上映,大概就能与二者并列。
瞬间小娟对诺兰在好莱坞的地位就清晰起来,小嘴微张:“您可够能耐的,这么快就套上近乎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