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两部作品,江野都给她留了投资份额。
一部电影、一部剧集,成了公司未来三年的核心项目。
当然,不是现在就拍,这两部戏没有个几年时间,磨不出来。
就这部《我不是药神》,从原型故事挖掘到剧本定稿用了3年,期间光是与医药行业人士、法律专家的访谈就做了上百次,反复调整药贩角色的道德立场,才最终通过审核。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筹备阶段,因题材敏感被多家投资方拒绝,导演周梅森带着剧本跑了两年才找到愿意冒险的资方,拍摄中又因涉及官场细节多次临时改戏,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现实题材最磨人的地方。
江野现在不能拍,可这种爆款他只要有机会,肯定会拿在手里。
……
接下去的日子,《司藤》进入了繁琐的后期制作中。
而江野依旧忙碌,不仅要和平台谈这部剧的分成比例,他还要谈《王妃升职记》的后续事情。
这部剧的首播,将近1500万,平台已经打了过来。
但这个收入,只是开始!
接下去每隔几个月,江野的公司都能收到一笔钱。
因为一部剧的播放周期是很长的,一般的首尾效应在三年左右。
但也有比较厉害的,如《甄嬛传》,乐视老板跑了,员工们靠这部剧,依旧活的很滋润。
至于为什么这部剧当初赚的不多?
是因为江野并没有卖版权费!
就比如《盗墓笔记3》,欢锐世纪将其独家网络版权售与爱奇亿,价格为2.88亿元。
按12集的体量来算,单集定制价格高达2400万元,刷新了当时网络剧单集版权价格记录。
也不是江野不想卖,他当时没有一点名气,卖不了多少,所以他谈的是分成比例。
这就有一个好处,6个月的独家期播放结束之后,江野这部剧可以卖给别的平台。
因为版权还是在他手中。
这部剧28亿播放量,首播期间为企鹅带来了超300万新增会员,长尾播放量稳定在日均2000万以上。
这份数据成了他谈判的底气。
最终江野选了分平台授权模式。
给爱奇亿的是非独家网络播放权,约定一次性支付版权费800万,播放期2年。
给优库的则是“保底+分成”,保底500万,若播放量超5亿,超出部分按15%额外分成。
这两个平台的出价不算夸张,毕竟是二轮播放,但胜在稳妥。
爱奇亿看中的是剧集的下饭轻喜剧属性,能填充其古装甜宠板块。
优库则想靠它拉动周末黄金档流量,赌一把长尾热度。
光这两笔,就进账1300万。
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