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跨时代的首映,新一代的大师 (3/1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一位内地记者用英语回答:“像是初生婴儿看到世界的样子,略有些模糊。”

    “对!”

    这位电影记者是居文沛,路老板的老朋友了,这次带队《世界电影之旅》来到柏林。

    此前她已经参加过了中影的看片会。

    但即使是第二次观影,居文沛发现自己仍然发现了很多此前没有关注过的细节。

    比如片头那个倒转的时钟。

    时钟是倒转,李明也是逆生长的。

    他出生时面容和身体状况有如老翁,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年轻。

    到去世时,会重新变成一个婴儿。

    惠英鸿把孩子带到了一群老人中间,一位鸡皮鹤发的老妪惊呼,他跟我前夫真像!

    观影厅笑声响起。

    线性叙事非常流畅,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光影流沙般漏过指缝。

    昆汀的感觉很奇特。

    他本人是以天才般的环形叙事电影机构闻名于世的,也凭借着《低俗》的开创性叙事结构拿到戛纳金棕榈。

    但从这样平淡的开场十分钟,在过曝的“缺陷”中安然地走完李明生命的前几年,他却一点都没有感到平庸。

    而是。。。

    有一种大师的平淡和内敛,他开始凝神思考路宽采用过曝的用意。

    李明在养老院长大,他对一切充满好奇,他遇见了一位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

    哈里森福尔曼是著名的二战记者,曾长期在魔都工作和生活,他是一位作家、探险家、讲师、摄影师和飞行员。

    1937年,哈里森福尔曼因为拍摄和报道第二次淞沪会战而名声大噪,又深入采访报道了我党在敌后的抗日活动,是一位国际友人。

    李明和哈里森福尔曼坐在养老院的台阶上叙话,李明满目憧憬地听着他夹杂着英文的流利汉语。

    “李明,你知道你的国家有多美吗?”

    “我的国家?”

    哈里森福尔曼指着天上战机呼啸而过留下的轨迹云:“你有一天应该坐到飞机上去,去看看你们的黄河、长江、长城。”

    幼年李明的灵魂穿过了困囿他的养老院,穿过了狭小而富饶的英法租界,开始睁眼观察这个世界。

    包括他的祖国,苦难深重的祖国。

    这是他学到的第一课。

    路宽饰演的十岁的李明仰头看着天空出神,这是把路宽的表情通过特效手段投射在身材矮小的特型演员脸上。

    此时,他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了解,还仅限于只有几十口人的养老院。

    阳光熹微,在他脸上留下隐约的向往和忧伤,以及一种即将破土而出的希冀。

    路宽的侧脸泛起一弧金色的光晕,和他懵懂无知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yu0congshengundaodayulejia/read/97/6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