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知道自己成了这姑娘体验“暗恋”情绪的活体素材和灵感来源。
对于这种不知道算是深度体验派,还是走了歪路子的“邪修”表演方法,王盛都随她去了,只要最终呈现效果好,过程有些偏差,他似乎也能容忍。
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拍摄高媛媛的单人特写镜头,尤其是需要她对着镜头(或者说,对着镜头后方正在注视监视器的王盛)表达内心独白或细微情感时,她的表现往往能给出令人惊喜的效果。
摄影机推进,对准她那双卸下眼镜后(剧情后期蜕变阶段)清澈动人的眼睛。
当她凝视镜头,仿佛透过冰冷的玻璃和电路,直接与幕后那双沉静如水的眸子对视时,所有属于少女暗恋的心事——那种欲说还休的羞涩、患得患失的忐忑、孤注一掷的勇敢以及求而不得的淡淡忧伤——都会在她眼底汇聚、流淌,真实得令人心颤。
那不再仅仅是表演,更像是一种隐秘的倾诉和情感的宣泄。
摄影师常常忍不住在心里叫好,捕捉到的画面充满了动人的感染力。
“王导,高媛媛这特写……绝了!”连执行导演张扬有时都不得不承认,在那种特定情境下,高媛媛的情绪供给精准且充沛得惊人。
王盛看着监视器里那张特写面孔,眼神微动,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吩咐:“这条保一条,准备下一场。”
他知道高媛媛那不断累积、几乎快要溢出戏外的少女情愫,但他选择了沉默。
在他看来,演员能借助某种真实的情绪通道,完美地完成角色塑造,这本身并非坏事。
至于这情绪来源于何处,只要不影响大局,他无意过多干涉。
工具人就工具人吧,能打磨出好作品就行。
另一方面,高媛媛也并非全靠那点“歪门邪道”。
得益于签约盛影传媒后一年多系统且严格的练习生训练,她的形体、台词和肢体表演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理解到无法完全依靠眼神和内心戏说服导演(尤其是张扬)后,她开始在肢体语言上下了苦功夫。
她通过仔细观察生活中那些有些内向、不太起眼的女孩走路的姿态,模仿她们微微含胸、脚步略显迟疑的样子。
在剧情前期,她设计了一些小动作,比如下意识地推一下眼镜框(戴牙套时期),与人说话时习惯性地抿嘴低头,手里总爱无意识地捏着校服衣角等等。
而到了剧情中后期,随着小水开始为了暗恋的学长努力蜕变,高媛媛的肢体语言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她走路的姿态逐渐变得挺拔自信,脚步轻快而稳定,与人交谈时敢于抬起目光,甚至开始学着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
这种通过外在形体变化来折射内心成长的方式,非常直观且有效。
一场小水在下定决心改变后,第一次昂首挺胸走过学校长廊的戏,高媛媛仅仅通过背影和走路的形态,就将一种“破茧成蝶”前夕的、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微妙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
没有台词,没有正面表情,却让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了角色身上那股向上的力量。
“很好!这条过了!”这一次,张扬喊“过”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赞许:“高媛媛,这种肢体上的层次感把握得非常好!继续保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