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上影厂:我一点都不羡慕!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位数预估能到一万两千个左右。

    以目前的热度和周末效应,上座率保守估计八成。按平均票价18元算,减去他们和地方的分账,单日给咱们贡献个十来万票房不成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的意见是,可以把这个首日破百万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了。不仅要登报,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标题就用——‘国产商业电影破冰之作!《30天》首日分账票房勇破百万!’重点强调‘分账制’和‘百万票房’这两个点。这不只是为我们这部电影造势,更是为整个电影厂联盟,为所有渴望变革的电影人,打一剂强心针!”

    韩三坪与张和坪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认同。

    “好!”

    韩三坪一拍板:“就按王盛说的办!宣发处立刻联系……还有咱们合作紧密的各地晚报,把这个消息发出去!要快,要形成声势!”

    “明白!”

    宣发处处长立刻起身,匆匆离去安排。

    ……

    命令被迅速执行。

    当天傍晚,遍布京城、金陵、姑苏、羊城、杭城等多个城市的晚报摊点,许多市民都注意到了一条颇为醒目的新闻。

    晚报是专门报道当天上午采集到的新闻。

    《京城晚报》文化娱乐版头条:“破冰!《30天》首日告捷,分账票房斩获百万!”

    《扬子晚报》更是直接用上了“苏省七市联手北影厂,《30天》首日引爆百万票房!”的标题。

    《羊城晚报》、《钱江晚报》等也纷纷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

    “国产电影”、“分账制”、“首日百万票房”,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效应是巨大的。

    它不仅吸引了普通影迷的关注,更在行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

    魔都电影电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魔都电影电视公司,是由永乐股份有限公司、上影厂与其他单位合并组建而成

    永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魔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1993年转制而成,是最早的院线公司之一。

    这间的公司老总,目前是由上影厂厂长朱泳德兼任。

    朱泳德拿着秘书送进来的《新民晚报》,翻到文化版,看着那几乎雷同的标题和刺眼的“百万”数字,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猛地将报纸拍在红木办公桌上,发出“嘭”的一声闷响。

    “一百零七万!哼!倒是让他们出了风头!”

    他冷哼一声,对着办公室里的几位副手和骨干导演、制片人说道,语气里充满了酸葡萄心理:“不过是靠着周星星的名头,靠着钻空子、搞噱头!这种路子,能长久吗?我们上影厂,讲究的是艺术底蕴,是精工细作!这种急功近利的商业片,不值一提!”

    他环视众人,试图寻找认同:“你们说,是不是?”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有些尴尬的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yu0cong96nianjiaruzhengguijunkaishi/read/97/57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