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历史的窗口期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VCD工厂……韩叔,我判断,现在的VCD市场,国内保有量可能已经突破了……三百万台,甚至更多。而且每个月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三百万台?”

    韩三坪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数字远超他之前的预估。

    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亟待填充内容的家庭观影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录像带时代,因为机器昂贵、磁带成本高,普及速度远没有这么快。

    VCD机和碟片的低成本,完美契合了此时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

    “只会多,不会少。”

    王盛肯定道:“所以,我之前建议囤积电影、电视剧VCD版权,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联盟各电影厂,利用他们在各地的关系和渠道,帮忙分销我们出版的VCD碟片。这将是继电视台发行之后,第二条重要的变现渠道。”

    韩三坪点点头:“这事我已经让北影厂音像公司的负责人去推进了,已经囤积了一批电影光盘,港片啊、还有一些国产影视作品,正好可以试探一下市场反响。”

    王盛提醒道:“先在省城或者重要城市推广,看看那些卖VCD机的厂家,把VCD铺货铺到哪里了。”

    “好。”

    王盛接着道:“不过,韩叔,我今天想重点说的,还是内容生产本身。

    长剧,像二三十集的连续剧,投入周期长,资金占用量较大,风险相对高。对于我们现在需要快速回笼资金、锻炼队伍、抢占市场的阶段来说,不是最优选。”

    “你的意思是?”韩三坪的身体坐直了几分。

    “继续在‘电视电影’这个领域持续发力。”

    王盛斩钉截铁地说:“制作周期短,通常一个月就能完成;成本可控,几十万就能拍一部质量不错的;灵活性高,题材可以多样。最关键的是,能够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韩三坪重复着这个词,若有所思。

    “对!”

    王盛进一步阐述他的方案:“第一,我们可以主动出击,让各电影厂和他们属地的电视台商量,能不能在综合频道,或者旗下的影视、文艺等子频道,设立一个固定的栏目,比如叫《周末影院》,或者《佳片有约》之类的。

    我们承诺,每周向这个栏目提供两到三部新制作的电视电影。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最少就是8部,一年就是近百部的稳定需求!

    对于电视台来说,购买单部电视电影的成本远低于购买长剧,却能稳定填充优质时段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有了稳定的播出平台和收益预期,就可以放开手脚规模化生产。”

    还有一点王盛没法说,今年八月份,900多家无线电视台就会被‘减量提质’,缩减到300多家。

    王盛去年其实就想走这个路子,但奈何,人微言轻,没有做出成绩,就无法让韩三坪信服,愿意担风险,搞发行联盟。

    历史的窗口期所剩不多,必须快上大干一波。

    韩三坪听得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化整为零,细水长流!比一次性卖一部剧更稳妥,更能形成持续影响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yu0cong96nianjiaruzhengguijunkaishi/read/97/57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