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床边发了一会儿呆,随后拿起手机。
果然,就在美国时间的今天,罗杰·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Drop》的影评。
而这篇,也许是用罗杰·艾伯特用生命换来的,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篇影评,在《芝加哥太阳报》的官网上,短短几个小时内,已经获得了上万条评论,应该都是得知消息的老头的粉丝们和全世界各地的影迷蜂拥而来。
陈诺没有去看评论,当目光落在标题上时,他的心情便已变得异常复杂。
罗杰·艾伯特写到:
“《Drop》:一部关于孤独与重生的电影。
我看过无数关于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的电影。但《drop》让我重新想起,为什么这样的电影会如此的吸引人。
可能每个人都曾经想过这一点,假如我们能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再活一次,那该有多好。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陈诺的表演,是整部影片的灵魂。
他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的生命力,几乎令人震惊。
那些在他生涯中第一次尝试的破格表演,让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在大银幕上呼吸、跳动,栩栩如生。对于我这样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来说,银幕上那燃烧的年轻生命之火让我无比惊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深的痛苦。
从这一点来说,我甚至比起他拍《暮光之城》更“痛恨”他,因为他让我意识到,生命可以如此明亮,而我正在逐渐远离它。
陈没有用任何夸张的肢体语言,台词更是少得惊人。他的表现主义表演,在这部影片里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他用一切你能想到的方式,展现那条年轻生命的痛苦、孤独与挣扎。
当他在阴雨绵绵的新奥尔良街头骑车,一次又一次路过那家昏暗的脱衣舞俱乐部,看着查理兹·塞隆的海报怔怔出神时,我相信,任何人都能从他的眼睛里,读懂这个角色内心的故事。
陈给我的感觉,不是在演绎,而是在诠释。诠释一个破碎灵魂,如何寻找自己生命的出口。美国底层那黑暗、潮湿、肮脏的一面,就这样在他的诠释中,宛如一幅涂满污泥的画卷,缓缓展开。
导演詹姆斯·普利兹克在这部电影里展现出了近乎璀璨的光芒。你很难相信,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查理兹·塞隆在电影之中,把女主角的美丽,性感和危险,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和陈诺之间的暧昧调情,可能是自《真实的谎言》杰米·李·柯蒂斯那场酒店跳舞戏后,最让人心跳加快的银幕瞬间。
《Drop》不是一部让人愉快的电影。它沉重、压抑,让人窒息。但它的魅力却让你在接近两个小时的长度时间里,没有一秒舍得离开眼睛。
我不会剧透结局,但我只能说,当我看到电影的最后一幕时,
我发现我不再恐惧死亡,因为它,原来如此。
推荐指数:两个大拇指。
一个大拇指,送给陈诺。他让我相信,在美国那些被忽视的角落,有无数个“卡西安”正在阴影里挣扎,而我们的政府,却依然视若无睹。他让我看清了死亡的真面目,让我可以坦然的面对它。
另一个大拇指,送给摄影。他的每一个镜头,都像是一封写给陈的情书,每一帧都是一次对他温柔的亲吻。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