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六卿相攻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

闪回结束。晋厉公聚众计议应敌之策,栾书及诸将皆不答言。

中军佐范文子士燮出班:楚师北来,日行百里,其势如风,锋芒毕露。依臣之计,不如回师河北,暂避敌锋。其求战不得,自必懈怠思归,彼时我再出奇兵袭之,可获全胜。

话犹未了,郤錡早已奋身而起:晋为伯主,已历四世。此番主公首事亲征,若不能克郑,且望楚旌而遁,则必为天下耻笑,此后何以号令诸侯?

士燮未及答言,新军佐郤至接口:韩之战,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反命。邲之师,荀伯不复从,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先君之事,今我辟楚,又益耻也!

士燮答道:先君多次作战失利,各有其故。秦、狄、齐、楚皆乃强国,国君若不尽力,子孙必衰。今齐、狄、秦皆都臣服,惟余楚国。我等皆非圣人,非使外敌皆灭,则必有内忧复生。今盍不释楚,以其为我外惧,使诸臣同仇敌忾乎?

郤至听其话外之意,隐有外敌既除,内乱必生之意,似有暗指,由是勃然变色。

郤至:知敌能胜而不战,是养敌自重。今楚军虽众,其败有三。中军子反与左军子重不睦,此其败一也;楚王亲兵皆为老旧,装备不精,此其败二也;郑军列阵不整,蛮军不懂阵法,不堪一击,此其败三也。我居必胜,而曰舍敌为外惧者,岂非有贰心于国耶!

栾书忌惮郤氏权势,恐士燮直言获罪,遂向厉公奏道:郤温季之言是也。今日我若失郑于楚,鲁、宋诸国亦将离心。

时有楚国降将苗贲皇,亦进言道:伐郑胜楚,恢复文襄霸业,在此一举,明公勿疑。

晋厉公由是意决,遂不听士燮,于是下令:兼程以进,杀奔郑国。诏命郤犨,遣使前往约会齐、鲁、卫、曹诸侯,命各调集本国人马,前往郑国鄢陵取齐,以备决战。

郤犨应诺,发遣四名使节,分头而去。

晋国联军未集,楚兵已过鄢陵。晋兵至于彭祖冈,两下遇着,各自安营下寨。

来日乃是六月甲午,月底晦日,依例不行兵事。晋侯由是不做准备,下令诸军再安歇一夜,来日列阵决战。未料五鼓漏尽,天色未明,忽闻寨外喧哗扰嚷。

守营军士报入中军大帐:楚军不依惯例,趁夜尽而出,直逼本营,排下阵势。

栾书闻报大惊,转思一计,谕于众将:敌逼营而阵,我军不能成列,交兵必败。我自有计破敌,诸公只需坚守营垒。若有轻易选锐突阵者,或有移兵退后者,皆斩不赦!

众将闻令,皆都变色,不敢进言。时有士燮之子士匄,年方一十六岁,随父从军,不顾深浅,便开言道:元帅何患军不成列?我有一计,可胜楚军。

栾书:你小小少年,有何奇计?

士匄:元帅可命军士,于寨内将灶坑填平,盖以木板,则不过半个时辰,便可结阵成列于营中。然后忽开营垒以战,楚军出其不意,一战可败。战后另作井灶,传餐不迟。

士燮本欲退兵,见子进计,大怒道:兵乃凶事,童子何知,敢在此摇唇鼓舌?

作势持戈上前,当头欲击。幸被众将抱住,再三劝说,士匄乘机一溜烟走脱。

栾书闻罢,却开怀大笑,指点士燮:休要小觑此童之智,远胜于其父范孟也。

乃采纳士匄之计:传令各寨!备足三日干粮,更蓄清水满囊,然后平灶掩井,就营内摆列阵势,准备交兵。

士燮久经战阵,岂不知儿子所献,乃是决胜奇计?只因恐其多言,被郤氏抓住把柄,徒惹祸端,故作大怒,将儿子赶走。因见元帅采纳,便不多说,拱手还营,列阵备战。

楚共王直逼晋营列阵,见敌营寂然不动,深以为奇。便引太宰伯州犁登上巢车,观察晋军营内动静。伯州犁居高临下,仔细观察,手指对面营中,向楚王分析。

伯州犁:大王请看。晋军驾车左右奔跑,是在召集各寨军官;诸将皆都集于中军大帐,是会商迎战之计;搭起帐幕,是向先君卜问吉凶;撤其帐幕,是吉凶已决,将要发布作战命令;人马喧闹,尘土飞扬,是填井平灶,欲在营内列阵;御者登车,左右持戈成列,上而复下,是听取主帅誓师,并向天神祈祷也。

楚共王问道:其中军势似甚盛,其国君在乎?

伯州犁答道:大王所言正是。栾、范之族为中军将佐,挟晋侯而阵,不可轻敌!

楚共王由此以为尽知晋国军情虚实,乃下巢车归帐,戒谕军中,打点来日交锋。

便在此时,晋厉公也在苗贲皇陪伴下,登上营中高台,观察营外楚军阵势。苗贲皇者,乃楚国前令尹斗椒之子,亦即楚国叛臣。因立于晋厉公身侧,也将楚军动静详细剖析。

苗贲皇:楚国精锐尽集于中军,乃是楚王亲兵卫队。主公可分精锐之兵击其左右两翼,而集中三军之众,全力攻打楚王亲兵,则楚军必败。

晋厉公听其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xiazhenxiangji/read/86/3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