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集 河阴之变 (4/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铸不成,其兆如何?

巫师答道:此谓天时人事尚不成熟,明公尚不能篡位称帝也。

尔朱荣闻说不能马上篡位,遂重迎孝庄帝还宫,并叩头谢罪,率军返回晋阳。

河阴惨变之后,胡太后之妹冯翊君暗遣家将族人,打捞其姐尸体上岸,而幼帝尸体却了无踪影,估计是因其体重过轻,早被冲入汪洋东海。

冯翊君胡氏乃将太后收殓,埋葬在洛阳双灵佛寺。胡太后传奇一生,至此便算终结。

河阴之变,北魏宗室皆死,惟临淮王元彧侥幸趁乱逃脱,遂奔建康,投降梁朝。

梁武帝遣舍人陈建孙迎接元彧,亲自接见元彧于乐游园,因设宴乐,奏鲜卑之音。元彧听闻乐声歔欷流涕,梁武帝因此不乐。

元彧后闻敬宗元子攸践阼继位,以母老请还,辞旨恳切。

梁武帝怜惜其才,又难违其意,见其去意坚决,深为叹息,乃以厚礼遣回。

元彧复归北魏,朝廷赦之,并封为尚书令,领大司马。

武泰元年六月,尔朱荣大权在握,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其后还师晋阳,却在朝廷大量安置亲信党羽,各使占据要职,遥控朝政。

回至晋阳之后,闻报葛荣已杀杜洛周,尽并其众,自称天子,建国号齐,改元广安。

尔朱荣便以大将军名义,调动四路大军共三十六万人,进逼北边六镇,往征葛荣。

葛荣闻说尔朱荣率兵前来,毫不介意,遂分兵南下,令仆射任褒率十万大军为先锋,向南掳掠而行,前至沁水结营,以备决战。

尔朱荣闻报,则以上党王元天穆为前军,司徒杨椿为右军,司空穆绍为后军,自己亲率左军而进。檄命诸将集结,并派出探马,侦探寻找葛荣主力所在。

七月,葛荣亲率大军六十三万,号称百万之众,一路南下,包围重镇邺城。当时连营数百里,外围游兵竟至汲郡一带。

魏兵诸将闻此,无不失色,私下议论,心生怯意。

尔朱荣闻知,遂擂鼓聚将,慷慨言道:贼兵虽有数十万众,诈称百万,但皆乌合之群,远不如当年魏武帝兵临赤壁时之壮,亦不如前秦皇帝苻坚屯兵淝水时之盛。我部兵皆乃大魏精锐,远比孙刘联军善战,亦不弱于东晋七万北府精兵。葛荣有何惧哉!

诸将闻之,皆呼万岁,士气大增。

尔朱荣遂亲率七千精骑,各配副马双刃;复以羯族大将侯景为前驱,倍道兼行,东出滏口,越过太行山脉,进入河北平原,直奔邺城而来。

葛荣闻说尔朱荣率七千军前来,根本不放在眼中,听而大笑,下令军中诸人各自准备长绳,待尔朱荣至则缚取。复命数十万大军自邺城以北列阵,箕张而进。

尔朱荣闻报敌人动向,便大笑道:无知孱贼,今中我计矣!

于是传令:分兵藏于山谷,以为奇兵;分督将三人为一集团,每团数百骑兵,到处扬尘鼓噪,虚张声势;混战之中刀不如棒,令全军将士每人准备木棒一根,置于马侧。规定战时不以斩获敌兵首级为功,以防因此而扰乱阵列,影响己方骑兵机动。

两军分拨方毕,各自列阵。高欢原在葛荣手下,趁机于阵前招降葛荣军中七王,并其万余人军队,归为己有。

一切准备停当,尔朱荣乃引七千精骑全力奔袭,亲自冲锋陷阵力战。因而一鼓作气,率骑兵突破葛荣战阵,又从其阵后返击回来。

葛荣军大败,本人亦于阵前被擒。

武泰元年八月,尔朱荣大胜凯旋,将葛荣押至洛阳斩首。

十二月,葛荣部将韩楼在河北幽州起事,尔朱荣以贺拔胜为大都督,屯扎中山以备。永安二年九月,尔朱荣遣侯渊率兵镇压韩楼,韩楼弃蓟城出走,途中终被俘杀。

自正光四年怀荒镇民暴动,至永安二年韩楼被杀,六镇边民斗争六年,至此失败。

其后尔朱荣便以尔朱天光为大都督,率军镇压关中万俟丑奴叛军。

万俟丑奴乃高平镇匈奴族人,先为边镇叛军胡琛部将,胡琛死后统领其部,转战于关陇北部。致莫折念生被害,各部叛军皆受万俟丑奴节制。

魏建义元年七月,万俟丑奴在高平自称天子,设置百官。适逢波斯国向北魏进献异狮,路过高平镇,丑奴便将其截留,以为祥瑞,乃定年号为神兽。

永安二年九月,万俟丑奴攻克东秦州城,遂以高平为都,欲尽霸关中秦陇之地。

当时泾、渭二水间广大地区,基本已被万俟丑奴控制,魏将萧宝寅走投无路,不得不率部众向万俟丑奴投降。

字幕:西元五三零年,北魏永安三年。

是年春,尔朱荣派尔朱天光为帅,以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左右大都督,并为副帅,领兵五万,向高平进发,攻伐万俟丑奴。

三月,万俟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xiazhenxiangji/read/86/3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