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底定荆扬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趁陈昶低头看信之时,何康忽从怀中掏出利刃,挥刀杀之。厅上诸将见之大哗,便欲上前,将何康乱刃分尸。

钱象自陈昶肋下抽出长剑,立在阶上大叫:你等尚不知死,哪个敢上!

诸将一听,不由停下脚步,面面相觑。

何康:你等诸将听者!而叛贼陈敏已经伏诛,广陵城已被朝廷所得。尔等附逆,因被胁从,皆可赦免本当之罪。钱广将军使我二人来诛杀陈昶,亦是奉周圮将军之命也。尔等械投诚,皆为朝廷功臣;敢有违者,诛灭三族!

诸将信以为然,皆都弃剑于地,叫道:我等愿降。

钱象见此,即命随从出府,依照约定,向城外吹号为应。

钱广在城外听到号声,知道大事已定,随安排军马于朱雀桥南列阵,等候周圯。

与此同时,周圮及顾荣则亲至甘府,劝甘卓写书于门下诸弟子,宣布背叛陈敏。

甘卓到此地步痛悔不已,只得听从,传檄江南,于是门人皆叛陈敏。

陈敏闻报,眼见众叛亲离,不由大怒,于是亲率万人而出,欲与甘卓交战。

众军尚未渡河,只见水面上金鼓如雷,旗帆蔽日,周圮亲率水师而至。顾荣坐于舟中,手挥鹅羽白扇,指挥众军上前。陈敏部将大为惊惧,未及交兵,尽皆溃散。

陈敏就马上回身,止喝不住。因见大势已去,只得回马而逃,身后只有数十骑跟随。

狂奔半日,眼看前面将要到至江乘。陈敏勒住坐骑,感觉疲惫不堪;就马上回身看时,不见有敌兵追来,暗道侥幸,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

忽见一骑自后赶上,马上之人却是部将张文,口中叫道:对面来将,休伤我主!

陈敏大惊,急回身向江乘方向看去,却不见半个人影。说时迟,那时快,张文疾风般驰至,自背后顺过刀杆,高举过顶,当头砍下。

只听半声惨叫,陈敏头颅脱离脖颈,落于地下。

与此同时,刘准引兵到达扬州。因见守兵了了,遂命夺城,一攻而下。于是带兵入城,直进府衙,搜出陈敏母亲及妻子儿女,下令全部处死。

会稽诸郡守将闻说陈敏落败,一并起而应之,袭杀陈敏诸弟,一个不留。

画外音:可叹陈敏起于微末,因急于公义奋起建功,本为朝廷勋臣;只因一念之差,反为万古罪人,遗笑千古。自此一战,荆扬乱平。

字幕:光熙元年,陶侃因母亲湛氏病故,致仕回乡服丧。服丧三年期满,江州刺史华轶表荐陶侃任扬武将军,驻军夏口,又命其侄陶臻为江州参军。

陶臻深知华轶与琅邪王司马睿素来不和,恐致祸患,于是托疾回到夏口,来见叔父陶侃。

陶侃问道:你不在江州履职,回来夏口何为?

陶臻:叔父,华彦夏虽有天下之志,但无才能,且与琅邪王有隙。侄儿若从其为参军,恐祸速至,故此托疾回来,以全我宗嗣。

陶侃闻言大怒:为臣子者,便当尽忠报国,何惜此身?况朝廷之事,岂汝所可间者!

于是便命家人,复将陶臻送归华轶处,请治其罪。

华轶虽恼陶臻托病弃职,但看在陶侃面上并不见罪,笑而释之。陶臻终知华轶不能成就大业,趁机出了江州,东奔投靠司马睿。

司马睿见到陶臻大喜,当即任为参军,并遣使下达手敕,加封其叔父陶侃为奋威将军,赐赤幢曲盖轺车,及鼓吹一部。

陶侃由此感念琅琊王知遇之恩,于是和华轶断交,并暗赞侄儿知人之明。

镜头转换,再说荆州。

刘弘既死,荆州群龙无首。州司马郭劢趁机发难,欲迎立成都王司马颖为荆州之主。

治中郭舒奉刘弘之子刘璠之命,以兵讨伐郭劢,将其斩杀,并上奏天子。

惠帝览奏下诏,命南中郎将刘陶擒拿成都王。

司马颖闻说朝廷来拿,因而抛母弃妻,携二子司马普及司马廓,乘坐马车渡过黄河,逃回朝歌。复召集旧部将士数百人,来投故将公师藩部下汲桑。

未料行至半途,司马颖父子便为顿丘太守冯嵩所获,送邺城交给范阳王司马虓处置。

范阳王不忍加害,只将其父子囚禁,欲待朝廷有变,请天子之诏赦之。

未料世事无常,仅仅过了月余,司马虓却不幸暴毙。长史刘舆担忧司马颖在邺城将为后患,即令人扮为台使,矫天子诏书赐司马颖死。

司马颖虽然不从,但此时虎落平川,爪牙丧尽,终被监守吏田徽缢死,二子被一同诛杀。

画外音:可叹一代枭雄名满天下,可惜生不逢时,终死于宗室之乱,年仅二十八岁。司马颖死后,部下官属奔散,惟卢志随从不怠,为之痛哭流涕,敛其尸而为殡葬。

消息传至洛阳,东海王闻说成都王已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xiazhenxiangji/read/86/3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