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 庆父之乱 (4/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十里下寨,坐等捷报。

答里呵率军入城,一边命军士救灭城中之火,一面招回百姓,复其旧业。乃治酒犒赏众将,专敬国相兀律古与元帅黄花,将二人请至上座。

答里呵:若非国师妙计,元帅奋勇,怎得齐国与无终全军覆没,燕军望风而逃?存国复延祚大功,非同小可。今日开怀痛饮,来日整顿兵马,平灭燕侯,则我高枕无忧矣。

二人逊谢,众臣齐都举杯祝贺。正欢饮间,忽闻城外三面鼓声震天,号角长鸣。

答里呵惊问:此又是何处兵马?

话犹未了,三门守军陆续来报:齐兵已将南、西、东三面城门围住,正欲攻打。

答里呵一时愣住,便问黄花:卿不是已将齐兵引入旱海耶?此处又何来齐军!

黄花奏道:此必是燕侯冒充齐军,虚张声势,待某去看!

急忙援兵贯甲而出,驱率军民,登城守望。未料刚刚登城,城中四五处火起,虎儿斑率其数十名部下已至南门,将城门砍开,放竖貂军马入来。

黄花在火光中陡见虎儿斑,惊叫道:齐兵怎生走出迷谷?必有神人相助!

知事不济,急下城回至王宫,扶保答里呵上马。因闻说北门无兵,乃纵马出离北门,一路招集部众狂奔。行出二十余里,回头见无敌兵追来,这才勒马,放缓脚步。

便在此时,忽听喊杀声起,又见火把陡盛,左前方一支军到,正是王子成父。

众军大喊:休要走了答里呵!

孤竹国君臣大骇,急向右首逃奔,又见火光如龙,迎面杀至,却是齐上大夫隰朋。

隰朋大喝:杀死黄花,为令支国主报仇!

答里呵与黄花正要回马,背后鼓声如雷,又有三路军马杀到,却是开方、竖貂、虎儿斑夺得无棣城池,亦各统兵追来。当下五路兵马将孤竹国君臣裹住,密不透风。黄花左冲右突不出,力尽被杀;答里呵为王子成父所获,兀律古死于乱兵之中。

战至天明,孤竹国全军尽没,半数被杀,余者皆降。五位上将各统本部军马,押解俘虏入城,来见管仲交令。

齐桓公历数答里呵助恶之罪,命斩其首,祭奠高黑亡魂,然后悬于北门。

此时天光大亮,燕庄公闻报齐侯得胜,自团子山率部来会。

齐桓公大聚诸将,对燕庄公说道:寡人赴君之急,跋涉千里,幸而成功,令支、孤竹二国皆都殄灭。北陲僻远,若更立夷种,必然复叛,公宜勉修召公之业,年年贡献于周天子,长为北藩,则所益二国之地,皆为公所有。

燕庄公:此二国皆是贤侯死战得来,在下焉敢凭白坐享其成?万万不可!

燕伯谦让再三,桓公坚执不从,乃不敢辞,只得笑纳。齐桓公又赏无终国助战之功,以小泉山下之田畀之,虎儿斑拜谢,领兵先归。

封赏已罢,齐桓公乃再渡卑耳之溪,凯旋班师,回思令支一路行军之险,不觉后怕。

鲍叔牙闻说大军凯旋,远出葵兹关来迎。

齐桓公抚慰其饷馈不乏之功,复请燕伯设戍葵兹关,遂将齐兵撤回。

燕庄公相送桓公出境,恋恋不舍,不觉送入齐界五十余里,这才醒觉。

齐桓公道:依周天子旧制,诸侯相送,不出境外。今燕伯越境相送,寡人不可无礼。今可与君相约,便以贤侯所踏足齐土五十里,就此割让燕国所有。

燕伯大惊,苦苦推辞。齐桓公再次不允,燕庄公只得受地而还,其后便在与齐桓公分手之处筑城,名曰燕留,意谓留存齐侯之德于燕国。

燕国自此往西北增地五百里,又向东增地五十余里,便为北方大国。诸侯因齐桓公救燕,又不贪其地,皆都交口称赞,莫不畏威感德。桓公还至济水,鲁庄公迎劳于水次,设飨称贺。桓公以庄公亲厚,特分二戎卤获之半,以赠鲁国。

鲁庄公因未出兵随征,深感不劳而获,过意不去,但又不敢坚辞齐桓公之赐。因知管仲采邑小谷,是在鲁国界首,于是大发丁夫为其筑城,以此取悦齐桓公。

画外音:齐桓公此次远征山戎、孤竹,其对华夏文明及炎黄民族贡献之巨,绝非一场战役,平灭二国如此简单,实是造就华夏文明存亡延续之功。须知自春秋初年以来,周边蛮、夷、戎、狄各族,皆已纷纷兴起,渐渐壮大,且都虎视眈眈,欲侵中国。华夏民族其实已到危险时刻,而周天子及诸侯皆都懵然不觉。只有齐桓公及管仲明察时局,并抢先动手,止住一场巨大民族灾难。其实周边少数民族,也是与华夏同源,只不过未曾遵从周礼而已。

便在东周之初,蛮夷各族乃沮向化之心,并乘春秋乱世屡次侵入中原,严重威胁华夏民族安全。西周覆灭,便是西北犬戎民族作祟,直接导致如此结果。其后山戎民族又起,其势更猛,且为后来东胡、鲜卑族祖先。因其强大凶悍,诸夏北部燕、邢、曹、齐、鲁等国均都深受其苦,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xiazhenxiangji/read/86/3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