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集 关公拒婚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子瑜既以春秋为例,如何不知春秋大义?两国互为姻亲,皆是诸侯之间,非干公卿大夫之家,此谓门当户对。当初曹操令弟与孙权结亲,因曹仁与孙权皆为将军,地位相等,门户亦堪般配。曹操因何不以亲生之女嫁孙权之弟孙匡?因恐乱门弟,使天下笑耳。前者孙权为使我兄替他抵挡曹操,可将二十岁之妹嫁我年近五旬之兄;合肥战后,又请与曹操联姻。其只为江东利益,则置子女何地?所幸曹操知其为人,而未允婚。今既要联姻以固孙刘之盟,当将孙夫人送回,又何必非娶关某之女?孙权坐拥江南六郡八十一州,乃一国之主;我兄拥有荆益二州,亦一国之主,可谓门当户对。今仲谋弃我兄长之婚,反欲结姻于关某,非离间我与兄长君臣关系而何?须知某与玄德,虽曰兄弟,实为君臣。遍观春秋,有王侯自请与卿大夫结亲者乎?他与关某结亲,将置汉中王于何地?我兄闻之,当作何想?

诸葛瑾闻罢,冷汗满身,恍然大悟。又恐关羽拒婚,招致张昭借此又劝孙权来攻,被曹操渔翁得利,不由彷徨无计。

关云长:孔明军师入川之时,令某东联孙权,北拒曹操。拒曹乃某本分之事,勿用置疑;但是否东联孙权,其决定权终不在某,而在汝主。关某从无讨伐江东之意,但孙权常怀夺我荆州之念。若要固盟,不降曹操、互为声援即可,何必以婚姻固之?昔与曹操决战,可曾想过兄弟孙匡?近遣吕蒙袭我长沙,可曾想过其妹孙尚香?

诸葛瑾:为人主者图霸天下,也只得将儿女私情,放过一边,情有可原。

关云长:孙权一心称霸,婚姻只是手段,全不顾念亲情罢了,且以此为筹,祸害全家。一旦邦交破裂,子女为其牺牲,又何惜哉?某若将小女嫁到江东,便为人质。倘孙权以我女相胁,要某背叛玄德,或要某献出荆州,关某从是不从?话尽于此,望子瑜慎思。

画外音:其实关公还有一事未说出口,那便是三弟张飞,若知自己允了孙权求婚,必然率先反目。当年吕布师从左慈,本来是本门师兄,应亲如家人。但因其先杀故主丁原,后杀假父董卓,便为三弟张飞不耻,当众骂作“三姓家奴”,不共戴天。当初自己为保二嫂无奈降于献帝,张飞尚自不依,若听闻自己私允孙权结亲,当作如何想法?

此语关公虽然未曾说出口来,但以诸葛瑾大才,焉能不知?想明此节,便不再劝,尽情喝酒,与关公谈笑风生。

关公见他不再提议亲之事,便问:东吴力主以武力夺荆州者,都有何人?

诸葛瑾道:江东文武,皆知孙刘联盟利害。非要夺取荆州者,无非张昭与吕蒙二人。张昭向来亲曹,天下共知;而吕蒙欲夺荆州,却是因与君侯有恨。

关公大奇:关某从未与其谋面,恨从何来?

诸葛瑾道:就从君侯这句话上,便与吕蒙有不共戴天之恨。吕蒙两次与君侯近在咫尺,他敬你为天人,你却视其为无物,若是换作是你,恨也不恨?

关公惊道:子瑜兄休得玩笑。岂有此事!

诸葛瑾道:君侯不信在下之言?索性便告知君侯,你去自思。前番孙刘两家结盟,共抗曹操。赤壁战前,君侯曾随皇叔,与周公瑾相会于江上舟中,此事有么?

关公答道:果有此事。周郎儒雅倜傥,出类拔萃,令人如沐春风!

诸葛瑾道:君侯傲视群雄,若周郎地下闻此断语,亦当瞑目矣。周都督当日见了君侯,惊为天人,对玄德赞谓熊虎之将,钦羡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吕蒙在坐,但君侯只对周郎稍加辞色,眼里哪有吕蒙?此其一也。其后吕蒙袭取长沙二郡,君侯与鲁肃都督于汉水舟中单刀相会,商议和平解决荆州争端。此事君侯尚记得么?

关公答道:如何不记得?鲁子敬乃是至诚君子,天下名将。关某对江东诸公,最为佩服者便是子敬,周郎反居其次,其余碌碌之辈,包括孙仲谋在内,皆都不在话下。

诸葛瑾道:那次单刀赴会,吕蒙就坐在鲁肃身侧,也曾相互通报姓名。可君侯眼中彼时只有鲁肃,哪有吕蒙存在?直是若无此人。吕蒙深恨君侯轻视,此其二也。

关公听罢,沉思不语。

诸葛瑾又道:君侯不知,鲁肃此前也看不起吕蒙粗陋不文,但因吕蒙努力读书,鲁肃只说一句“再非昔日吴下阿蒙”评语,那吕蒙便终生服从子敬差遣。君侯,只因你两次目中无人,便多一个不共戴天之敌,尚不自知!

关羽冷哼道:似此心胸狭窄,挟私怀愤之人,算不得人物。若他真有才学,十步之内即可英气逼人,关某岂能视而不见?此等宵小,不提也罢,败人酒兴。

当夜宾主尽欢,诸葛瑾次日辞归建业,回报吴主,关羽以女年幼为由,不许此婚。

孙权见计不售,佯作大怒:关羽何太无礼!

便唤张昭等人,商议夺取荆州之策。诸葛瑾目视好友步骘,望他出言谏阻。

步骘领会,出班奏道:主公不可发兵,先坏孙刘之盟。那关羽乃万人之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xiazhenxiangji/read/86/3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