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集 制谶献符 (4/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卜之官。

刘歆为王莽所用,遂禀承其意,大力鼓吹古文经学,尤其《左传》《周礼》,颇有一些利于其篡汉夺权内容,为其托古改制制造舆论,提供谋略。

光阴荏苒,元始三年。

刘歆领会王莽心意,以为时机已到,遂至大司马府,献上一卷竹简。王莽打开,见上面写着四句话道:兆遇金水工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

王莽:此乃何意?

刘歆:此乃下官昨日见天象有异,于是占星卜卦,得此爻辞。

王莽:是谓天意属我,正当此时乎?

刘歆:主公圣明。

王莽:金水工相,隐指应期,自不必说。然则“父母得位”,其意如何?

刘歆:以在下详之,是说主公当先为天子父母,然后可得其禅位。

王莽闻言大喜,信之不疑,于是次日上朝,奏请进献己女给平帝,并请册立为皇后。

平帝长期处于大司马掌握之中,怎敢不从?自然照例准奏。

由此王莽之女被迎入宫,行大婚之礼,当即册立为皇后。国丈王莽亦由此加赐封号为宰衡,其二子王安、王临皆都封侯。

王莽于是复又奏请设立明堂辟雍,以刘歆典掌其事,制度之盛,无与伦比。

明堂既立,天下儒生学士大悦,皆都上书称赞宰衡巍巍大德,谓此举可比唐虞发举,成周造业,要求给王莽赐以束帛加璧,大国乘车、安车各一,骊马二驷。

平帝顺从众议,乃为岳父王莽加九锡,只去天子半阶,成为无冕帝王。

元始五年,刘歆作《钟历书》,恢复古代乐律。又创《三统历谱》,考其夏商周三代历日,探索历史变化与天命关系。

画外音:《三统历谱》是一部完整天文著作,有编制历法理论,节气、朔望、月食以及五星常数及其位置推算方法,还有基本恒星位置数据,包含现代天文年历基本内容,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天文年历雏形。其后《钟历书》及《三统历谱》皆为王莽所用,成为其篡权理论基础。刘歆卓越学识震古烁今,确为古今学者同声赞誉,然而又因助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出力最巨,故而又受到后世史家学者唾弃,因此颇具争议。

刘歆因受王莽重用,很快成为当时天下儒士之首。因自己名字与汉哀帝刘欣同音,为避其讳,遂改名为刘秀。

彼时在南阳郡中,光武帝刘秀刚刚出生,不过一两岁而已。

元始四年,安汉公王莽上书汉平帝,奏请诏命设置西海郡,迁移天下犯人到此居住。又分出京师部分之地,建立前辉光、后丞烈二郡,更改十二州名称,划分郡国所属界限。

此后王莽政治野心逐渐暴露,开始排斥异己,驱逐政敌。

先逼迫太皇太后赶走叔父王立,继而上奏弹劾何武与公孙禄,将其免官;后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二千石以上高官,剥夺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爵位。

与此同时,大批拔擢依附党徒,巩固自己在朝中权势。乃以堂弟王舜、王邑为腹心,用亲信甄丰、甄邯主管纠察弹劾,平晏管理机要事务。

王莽平时一本正经,当欲获取利益,只须略微示意,党羽就会依其意思上奏。然后王莽却又磕头坚辞,对上迷惑太皇太后,对下欺哄百官及京师平民,以掩盖自己野心。

为取得朝中百官拥护,王莽屡次上书,先建言封赏诸侯王和功臣后裔,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礼乐,使鳏寡孤独都有所养,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再次博得朝野好感。

又上书建言,声称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人表率,带头大兴俭朴之风,自己身为百官之首,理应趋赴效法,于是自请献钱百万、田三十顷,用以救济民众。百官见此,群起效仿。

又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率其全家老少,只吃素食,不用酒肉。

大司徒司直陈崇上表,赞颂王莽功德,说其德比先贤,行超古圣。百官皆都附奏,阿奉之声布满朝野。

王莽准备代汉篡位,恐平帝外戚卫氏家族为碍,遂上书奏请将卫氏及其族封到中山国,并禁止其家人留居京师。长子王宇恐平帝日后怨恨报复,因此极力劝阻,王莽不听。

王宇遂与其师吴章商议:我父反意渐明,是取灭族之祸也,如其奈何?

吴章:安汉公重用刘秀,极信天命。你可阴命妻舅吕宽,于夜间偷持血酒,撒于你父安汉公住宅大门,以此为天象示警,劝其将权力交给卫氏,则大祸自然消解矣。

王宇:此计大妙。

计议已定,便找来妻舅吕宽,使行其事。

吕宽奉命而为,未料在实行程中行动不慎,被人发觉,告知安汉公。

王莽闻而大怒,命将王宇逮捕入狱,然后将其毒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xiazhenxiangji/read/86/3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