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保尔森之路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DS。

    保尔森在这个赌局里是买方,他挑选了一堆房贷组合,定期支付“保费”给这个产品,如果那些房贷真的违约了,他就能获得巨额赔付,就像保险理赔。

    高盛负责包装这份产品,为保尔森找到愿意担任卖方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收取保尔森的“保费”,而后承担风险:如果房贷违约了,他们就要赔钱给保尔森。

    这是一次高盛为了赚中介费精心谋划的诈骗,他们把保尔森的房贷组合美化了,向投资人表示这是个投资组合,甚至暗示它是经过精心挑选、风险可控的优质资产。

    最关键的是,高盛没有告诉投资人这个“垃圾组合”是由谁选的,投资人以为是中立的第三方公平挑选的,高盛刻意隐瞒了保尔森这个极度看空、专门挑选垃圾房贷的人深度参与并主导了资产选择。

    当然,高盛其实也不是真的想帮保尔森赚钱,他们也认为房地产会涨,保尔森的钱会打水漂,白给那些投资人,作假只是为了尽快把产品卖出去,赚一份中介费而已。

    这个局在次贷完全爆发之前就开始赚钱了,给保尔森的20亿美元翻了8倍,赚了150亿美元。

    次贷危机的做空机会大多在2008,几家超大投行因为CDO产品相继破产。

    而保尔森的CDS组合,是2008之前最大的前置做空机会。

    陈学兵其实也能凭借自己的眼光找高盛制作这样一份CDS组合,但不能保证比保尔森更专业,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有诈骗风险,高盛事后是被告了的,判罚了5亿多美元,保尔森虽然最后没被判为恶意,没有赔款,但保尔森是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他却是个中国投资人,如果自己来做这么一份合约,法院最后对他的判罚难料。

    只能跟风上船。

    而且要装作不知情的跟风,是高盛“主动”给他推荐了一份来自保尔森的投资组合,这样在面对法庭的时候,才能推卸掉一切责任。

    要完成这件事,还挺有难度的,首先他都不知道保尔森的合约到底是高盛的哪个部门在负责,其次高盛既然专门“包装”了产品,具体合约不会给一般的客户去看,可能不好参与,所以他请了柳总专门给他推荐到这个可能性最大的“北美衍生品投资部”,这个部门就是负责本土房地产衍生品的,因为近年房地产衍生债券的火爆,部门等级也很高。

    没点关系,这个门都进不来。

    陈学兵谋划这件事情许久了,当初拉柳传入局,也是看上了他在高盛的关系。

    马克见陈学兵反复翻看那份CDO方案,笑着介绍道:“听说你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人,我们专门为你准备了一份科技可转债,你不看看吗?”

    “嗯嗯。”陈学兵鼻腔哼出两声,摇了摇头:“我的目的是对冲人民币升值风险,我的美元仓暂时不想转回国内,所以想配置一些比较稳定的美元资产,最好还能有一些本身的升值区间,科技企业的波动风险太大了,我听说美国近年房地产升值还不错,我想看看CDO相关的产品,我们愿意定期付点保费,只要风险可控,能长期收钱就行。”

    他并没有上来直接表示想买CDS,毕竟做空的东西多少都带点恶意,会引人警惕。

    CDO,也是要对赌的,保尔森那份CDS组合切入的时间点比较精准,早做空的话就在之前的行情里赔死了,这份合约的开始时间大概就在2006下半年-2007年初,如果现在还在持续寻找对赌方,搞不好就会被高盛拿出来。

    不过拿出来的是对向合约。

    马克听闻这个要求,立马让人拿来了几分CDO产品,并予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好我重生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nhaowochongshengliao0/read/97/4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