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硅基突围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而且”他皱着眉头补充道:“美国有数据流动禁令,我们最好不要触犯,否则容易被盯上,也就是说,我们想合法通过国外人员参与国内核心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有,美国的顶尖设计人才年薪超25万美元,每人还要配备十几万美元的工作设备,如果没有项目给他们参与,成本收益率趋近于零。”

    陈学兵闻言挠了挠头,感觉芯片设计培养确实有些棘手。

    奇点底子太弱了,06年大陆芯片设计人员统计数据也就两万,参与过65nm芯片设计的可能都不足五百人,大多在谷歌等外资企业,真属于国内的可能就两三百,展讯就占了一半。

    这还是因为展讯有Turn-key业务的盈利托底,又吃进了ADI团队,率先进行了65nm的DPS协处理器设计的尝试,而且还是通过把人员派遣到欧洲分部实现的,真要有所产出,还得在国外委托生产,然后出口到中国售卖。

    在国内,根本得不到65nm的设计工具授权,EDA和仿真验证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都不对中国出口,连台积电和联电的65nm PDK(工艺设计套件)也禁止向大陆企业提供,中芯国际目前还在自行开发65nmPDK。

    展讯还算争气,但自家的奇点是真的难,当初刚建立深圳公司就招了一帮IC设计师,结果到现在也没什么具体产出,只是通过130nm和90nm的设计积累了一些经验,算是有了个200多人的人才基底团队。

    相比国内公司,这绝对算先进团队了,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展讯的顺利发展,奇点好像是缺乏基因,投入不少,却举步维艰。

    陈学兵觉得是不是因为展讯有美国技术基底的原因,这才有借助美国数据中心培养人才的想法,也属于是病急乱投医了。

    “我不管这些了,给我招,没项目就给他们造两个项目,远程授课不行就直接派人到美国来参与这些项目,自家的公司,通过项目培养人才好歹能自己说了算。”

    林斌听到这话,笑了起来。

    “想听我的意见吗?”

    陈学兵眼一瞪:“不听我和你说这些干什么?”

    “好吧,其实我做了一份计划,就在卢总那里。”林斌缓缓说道:

    “你说的派人到美国参与先进设计学习,确实可行,离岸团队是一定要有的。但你要的是大量培养人才,且需要安全稳定的环境,所以挑到美国的只能是选拔出来的尖子,大部分培养步骤还得在国内进行。”

    “国内的培养方式,就是进行65nm工艺的快速商业化。”

    陈学兵有点懵了:“65nm,设计都没法参与,还商业化?做梦吧?”

    “我没做梦。”林斌轻笑给出答案:“逆向工程,物理拆解。”

    “国内的软件实力是做不到逆向65nm的,硬件却可以,用硝酸和浓硫酸开盖去封装,通过钝化层移除,然后逐层抛光,分层成像,把芯片的结构层重建,电路还原。”

    “我们通过香港渠道采购一些搭载65nm芯片的手机做这样的物理研究,德州仪器的OMAP芯片就很合适,他们在ARM架构研究上处于领先,65nm也将有好几款问世产品。”

    “通过分析芯片的物理结构,再用ARM公版进行自主改造和模块创新,再经过流片验证,几乎就能获得设计经验积累的全过程,还能在人家的正确经验上走,避免重复试错。”

    “咱们先靠130nm和90nm设计培养基础人才,通过物理拆解65nm是第二阶段,有了想法的团队,就到海外进行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好我重生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nhaowochongshengliao0/read/97/4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