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公交站以这座宾馆命名,近30路公交车每天把数以百万的客商迎来送往于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民族文化村、野生动物园景区及华强、赛格、机场、火车站和边境口岸等贸易场所。
陈学兵郑重其事地选了这里吃饭,虽然一大半的技术员都来自于深圳的各个公司,但他仍以当地人的身份向11个技术员介绍深圳这座城,因为这将是个历久弥坚的项目。
这个“天道”系统项目组,在他心里,也会成为日后奇点科技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科技公司,必须要走以技术人才管理技术人才的路线。
饭间,陈学兵和卢伟冰一人一杯酒的自我介绍之后,每人映着窗外深圳中心地段的绚丽夜景,抬杯介绍自己。
“我叫张洪斌!搞前端设计的!架构设计我也学过一些,其实我大学是学材料的,二极管是个神奇的领域,和它有关的一切事情我都感兴趣,我认为把二极管的应用做到极致,我们整个国家的科学实力都能上一个的大台阶,深入了解它的特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能把思维化繁为简,获得灵感。”
“我叫黄小海!我…也是做前端设计的!主攻RTL,擅长Verilog语言,我是张老师的助手!”
“额…我是刘松,我不是学半导体的,大学毕业以后,我自学了编程和EDA,我主要是做后端验证和仿真,在中兴IC设计部工作了四年,在深圳中兴微电子工作了一年半,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中兴微电子?你们公司今年刚发布了一款WCDMA基带处理套片吧?你参与了吗?通信协议你熟不熟悉?”许文风开口问道。
手机SOC芯片是要把基带芯片集成进来的,架构师则是芯片灵魂的缔造者,食物链的最顶端,牛逼闪闪的存在。
他们熟悉各种通信协议,在芯片研发之始确定方向,判定协议的哪些部分可以用软件实现,哪些部分需要用硬件实现。
在座的并非初学毕业的小白,至少都是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介绍的过程中,他们都在留意队友的特长。
“参与了,总线协议略懂一些,有两纳米级To(传递外部工厂生产)经验和Bring—up(流片后的测试)经验,国内目前的先进工艺和公司我也比较清楚。”
面容年轻的刘松这话一出,不少人伸出了大拇指。
人家这工作经历可不浅啊。
“诶,大家以后一起做事,有什么本领可别谦虚啊,得说出来!”卢韦冰笑道。
“呵呵。”
一个戴着眼睛的微胖中年从厕所里擦着手出来,看向刚才发过言、略带青涩的黄小海。
“韦冰说得对,小海,你擅长的东西要说出来,让你的队友知道,大家才能更好地配合。”
这位笑着落座,其他人都沉默了。
大神。
真正的大神。
即使是傲气外露的张洪斌博士,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陈学兵看着张浩,眼神也十分复杂。
张浩,男,1967年,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1991年赴美国深造,199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英特尔、摩托罗拉、思科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