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战后重建(1)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众人纷纷附和,声音响彻云霄,这就是华夏百姓的力量。

    “打倒鬼子!”

    “抗战万岁!”

    “华夏必胜!”

    ……

    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之前因为家园被毁、亲人被杀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不屈的怒吼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接下来,在胡昊的组织下,薛抚集军民开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他们先是用随处可见的粘土制作土砖,烧制青瓦,在这期间,民兵连和警卫一连一起,对全村的地道进行了完善,挖出来的土正好用来制作土砖,全村老少全部动员了起来;

    胡昊带来的粮食正好用来做饭,用来解决参加重建军民的吃饭问题,这算是72军给薛抚集百姓的补贴。

    等到地道修复和完善后,之前制作的土砖也晒干了,然后就开始建房子;

    为了便于防御,胡昊对新建的房子全部重新规划,每栋房子都是三间瓦房,每家一栋。

    房子和房子之间的巷子统一是两米宽,留了可用于打击鬼子的射击孔,家家户户都设有地道口,民兵可以通过地道网在村中自由穿行;

    地道网向外可以通到邻村,向后可以通到后山,有进有出,就算鬼子包围了村庄,也困不死地道内坚持作战的民兵。

    都说人多力量大,在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在警卫连的支援下,薛抚集的房子在肉眼可见的增高,老乡们的热情也变得异常高涨起来;

    等房子建好,就不用挤在地道内度日了,相对于宽敞明亮的土砖房来说,狭窄拥挤的地道集体宿舍是没办法比的。

    建土砖房最大的优势就是快,只要土砖、青瓦、大梁、楦等建材到位,一栋房子很快就能建起来;

    土砖是就地取材的,大梁、楦都是到后山伐木,青瓦也是用木枝烧制,特殊时期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做工粗糙点也没有关系,总比茅草房好。

    用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薛抚集的房子都建好了,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开启了新的生活,这一天对薛抚集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庆祝是必然的。

    华夏百姓就是这一点好,不管他们承受了多大的苦难,只要战火一停下来,他们就能把日日过的红红火火;

    就像小草一样,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搬进新房子这样大喜的日子,齐鲁的大秧歌自然要扭起来的,罗英也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消息,带来军部的几个领导也过来凑起了热闹。

    都说入乡随俗,罗英这个南方人到齐鲁也得跟着扭秧歌,这叫在什么山就唱什么歌。

    在跳舞方面罗英似乎并没有什么天赋,跟着老乡扭了半天也没摸着门道,看的一旁的胡小曼一直在偷笑,这下就把罗英惹恼了,他这人一向以小气闻名,当即脸一拉道:

    “笑什么笑,有本事你也下来扭几圈,搞不好还不如我呢。”

    胡小曼自然是熟知罗英的秉性的,连忙摇了摇手道:

    “我还真不如你。”

    “小曼姐,我教你!”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angpuzhonghun0congsonghudaomianbei/read/97/49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