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身披黄色棉甲,头戴缨盔护颈,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一人三马的配置让队伍显得格外雄壮,战马背上驮着武器、粮食、帐篷、被褥等物资,在晨光下泛着沉甸甸的光泽。
城门外,李骁望着面前身穿黄甲,披着黄色披风的秦春生,语气凝重。
“二舅,大漠乃是我北疆重镇,如今高昌局势未明,你驻守在此,既要稳住后方,也要随时准备策应前线。”
秦春生右手抚胸,重重点头:“大都护放心末将定会守好大漠,绝不让任何乱兵踏入半步。”
攻克高昌后,北疆的疆域将直接南扩千里,高昌会成为北疆南部的新边界。
届时,李骁会命第二镇驻守高昌,东连甘肃,西与二虎合力蚕食东喀喇汗国。
而秦春生将率领第一镇麾下的第二万户驻守大漠。
那时的大漠会成为北疆腹地,外敌攻入的可能性极低,一个万户的兵力足以保其安稳。
叮嘱完毕,秦春生转身对着麾下大军扬声喝道:“出发!”
黄色的日月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第二万户的骑兵们踏着冰雪消融后的泥泞,队伍如一条黄色的长龙,缓缓向着大漠方向前进。
李骁目送大军远去,返回城中之后,策马来到九猛安合的府邸。
“拜见大都护。”
九猛安合亲自来到府外迎接。
“不必多礼。”
李骁挥手示意,直奔主题道:“去年秋天定下的扩军之事,该重新捡起来了。”
九猛安合是北疆的老将,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他躬身道:“大都护说的是。”
“冬天冻土难行,征兵之事确实迟缓了些,如今冰雪消融,正好召集各万户青壮,开始训练。”
去年攻克河西走廊后,李骁便下了扩军令,奈何寒冬来临,诸事停滞。
而且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安置移民,征兵之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如今春意渐浓,正是整军备战的好时机。
“夏国俘兵要重点筛查,合格者编入六镇,先把军纪练起来。”
李骁的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北疆的军纪可不是夏国,违反军纪是真会杀头的,这点必须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刻在骨子里。”
“最重要的一点,我北疆不允许失败,更不允许投降,无论将领还是兵士,都必须血拼到底。”
“他们以前的坏习惯,要改一改了。”
九猛安合微微点头道:“大都护放心,属下定会让老兵带着他们先学军规,每日晨操前背诵军纪,违令者当场重罚,绝不姑息。”
他取来账册翻开,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名字:“目前已编入军中的夏军战俘有一万余人,全部列为兵士,视军功升职发赏。”
“按照大都护规定的兵额,我们还需要继续征召两万五千新兵。”
他指着兵册上的汇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