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镇千户转业,名叫周大力,乃是飞鹰堡周家的家主,属于最初一批跟随李骁之人。
只不过因为年龄有些大了,所以便转业成为了万户。
与第五镇探骑交流一番后,便立马安排屯垦团在北疆军大营外面,露天扎营。
夜色刚漫过戈壁,负责焉耆事务的第五镇千户赵顺子就带着一队亲兵,走进了屯垦团的营地。
“周叔。”
赵顺子老远就翻身下马,对着迎上来的周大力拱手,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的爽朗,又藏着几分对长辈的敬重。
“是渤海堡的赵家老三啊!”
周大力眯着眼打量他片刻,突然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赵顺子的胳膊。
掌心的老茧蹭得甲片沙沙响,“几年没见,都当上千户了?不错不错,后生可畏!”
两人都是九堡十八寨的汉民,周大力还和赵顺子的老爹认识呢。
周大力领着他走到自己那顶稍大些的棚子下,亲兵们识趣地守在外面。
“周叔,你们这次来了多少人?”
赵顺子盘腿坐下,从怀里摸出个羊皮囊,递过去,“这是东喀喇汗国的葡萄酒,尝尝。”
“三个万户,差不多有十万人。”
周大力接过来灌了一大口,咂咂嘴:“我打前锋,其他两个万户你也该认得,前合寨的吴瞎子,黑山寨的葛老扁。”
正常情况下,三个万户的百姓肯定不止十万人。
只不过,因为七河与伊犁处于对抗王廷的前线,第五镇随时需要兵力的补充。
所以,这三个万户中的西夏降兵和民夫,比例更高一些。
很多降兵和民夫的家人还在河东呢,孤身一人来到北疆,一个人就算作一户,总人数自然远不如五、六口之家。
再加上从甘肃出发时编的万户名册,一路上又折了些老弱病残,到了此地,也就剩下十万人多点了。
人数虽然不多,但只要在北疆扎下根,给点土,给点水,给了女人,要不了几年,这十万人就能翻一番。
赵顺子微微点头:“那可太好了,我们伊犁和七河正缺人呢,尤其是缺咱们汉人。”
“大都护早就说了,要让汉人在这西域扎下脚,就得靠你们这些屯垦的兄弟。”
“那些异族,根本靠不住的。”
周大力呵呵一笑,北疆军中有很多异族,包括突厥人、回鹘人、乃蛮人和契丹人等等。
不过,除了契丹人之外,其他部族的人始终都融不进北疆军的核心权力圈。
更多的就像是一种战争消耗品。
北疆这座大厦,得需要大量汉人的填充才能稳固根基。
“按照大都护府的命令,我这个万户将会前往七河屯垦。”周大力话锋一转说道。
他不止一次参加过对王廷的西征,对七河那地方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