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湘云这话题一问,席上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看向贾琮,竟连宝玉都不能免俗。
连不怀好意的王熙凤,也一下就走了神,目光转向了贾琮,湘云忍不住松了口气。
因湘云问的问题,是眼下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最关心的。
他们心中都很清楚,贾家两府重新崛起,一反多年以来颓势,归根结底的缘故。
大半都起源辽东女真之战,当年贾琮因缘际会,在辽东意外领兵出征,一战削平女真,鼎定赫赫军功。
才会一战成名,封爵威远,立居东府,才有如今两府荣盛。
贾母虽口中不住说,贾琮如今官爵得意,早该知足常乐,守在家里安稳就好。
但孙子能否守在家里,她还真说了不算,要是他又出去折腾,再立下什么功勋,贾母也是挺乐意的。
至于迎春、黛玉、探春等姊妹,虽顾虑贾琮安危,却也知他是朝廷命官,何去何从,那里是家里人能左右的。
宝钗的心情也很复杂,既希望贾琮风光荣耀,又希望他功业止步,不想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薛姨妈也和女儿相似心绪,主要贾琮太过邪性,旁人万苦不可得之物,他却如探囊取物,实在让人吃不消。
宝玉也希望贾琮不要折腾了,再闹出什么风声名头,老爷可愈发疯了,还不挖空心思作践死自己。
最好贾琮像自己一样,都在家中过清白日子,大家都一个样儿,旁人才会知自己好处。
但他想到贾琮如果都在家中,岂不是一直霸占着姊妹们,谁还会理会自己,宝玉觉得自己活的真难……
……
贾琮感觉到众人目光各异,说道:“这事我自己可说不准,不过如今火器大兴,是军中极要紧的战力。
蒙古人快马利刀,战力骁勇,要想战之能胜,朝廷运用火器之利,总是免不了的。
我担着工部火器司主官,面临国事,圣上差遣,我定赴汤蹈火,要对得起身上官爵。”
迎春黛玉探春等听了这话,觉得多半也是这个结果。
她们虽然都是闺阁女子,平日都是大门不迈,但在贾琮身边耳濡目染。
都知如今火器名声很大,当年贾琮靠着一千多火器兵,就能战平关外女真。
如今关外又生出战事,只怕贾琮怎么也清闲不了,只愿他不求有功,事事平安就好。
只宝玉听了贾琮一番话,觉得实在恶心,如今只是在家里,他还说这些官面话。
皇帝都不在跟前,这好话说给谁听,当真是禄蠹到骨子,虚伪透顶,无药可救……
只有湘云突然冒出一句:“三哥哥,林姐姐说上回很险,你的青犀甲被砍了一道口子。
这回真要再次出征,可要多加小心了,太太平平回来就成,以前该风光都风光过了。”
贾琮知史湘云向来大大咧咧,如今竟说起体贴话,心中微微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