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两镇边军守备松懈,要予以查究追责,更替懈怠无能将领,整顿九边守备军纪,以免再生后患。
更有不少勋贵武将当朝请战,领兵出征,对战残蒙,夺回失地,以扬国威。
……
贾琮在朝班之中,一言不发,他身为局中之人,知道嘉昭帝应对之策,其实昨夜暖阁之中,就已确定方略。
今日朝堂上群臣上奏,大多是撑场面的废话,御座上的皇帝那里会当真。
只是请战武将之中,赵王李重瑁赫然在列,英姿勃发,神情激愤,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这倒是引起贾琮留意,想到元春让抱琴所传话语,想到那份初八寿宴请帖,让他心中着实回味……
赵王曾在西陲吐蕃之地,平定残元察罕部叛乱,扫平六万精锐叛军,军功显赫不在贾琮之下。
不管是从军资和战功衡量,还是从身份名望斟酌,迎战土蛮部安达汗,赵王李重瑁堪当主帅之位。
但有此实力的名将,大周不止赵王一人,皇帝钦定领军主帅,不是简单以身份和军功衡量。
其中需要的权衡取舍,非比寻常,牵扯皇权稳固,引导朝堂风向,人心此消彼长……
但最终何人为帅,贾琮并不太关心,因为此事与他无关。
只是有一桩倒是肯定的,以赵王这等殷殷之情,国战当前,不宜宴乐。
赵王府初八寿宴必定取消,贾琮少了一番应酬,也是正中下怀。
……
这两天时间,他除重新召集工坊官员工匠,按照火器应战筹划,加紧赶造瓷雷、枪弹、炮弹等火器。
另外一项要紧公务,便是每日抽出时间,往来大理寺官衙。
因那日乾阳殿暖阁议政,他对侦缉军囤泄密大案,提出诸般纠察方略。
被嘉昭帝授予此案参知之权,大理寺卿韦观繇指定寺正杨宏斌,为军囤泄密案主办之人。
那日出宫之后,韦观繇邀贾琮每日至大理寺,相互磋商此案侦缉方略。
贾琮和杨鸿斌本就是至交,曾在金陵协同办理大案,彼此沟通磋商默契顺畅。
这两日时间,杨宏斌根据涉事官员名单,每日传召官员问询,整理出询问笔录。
每日日落前,两人会对笔录进行推演,找出蛛丝马迹,尽快锁定泄密嫌疑对象。
只是大理寺经两日纠察,询问过近半涉密官员,并没有丝毫收获,案情一筹莫展。
……
这日两人照常翻阅问询笔录,贾琮从中挑选出几份。
说道:“这两日大理寺问询过半官员,但都无所获,我想其中必有缘故。”
杨宏斌眼神微亮,问道:“玉章素来缜密,可是堪破其中端倪?”
贾琮说道:“你手下几位问询官员,都是稽查老手,如果被询官员,真涉及泄密,很难瞒得过他们。
我思量许久,大概猜到缘故,如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