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以后来日方长,我也是出身荣国西府,二爷在辽东还有我作伴,总比旁人亲近些。”
贾琏笑道:“好兄弟,你这话我爱听,只是我在辽东年头可长了,你如也呆上十几年,只怕都够做大将军了……”
……
两个虽同出一府,但身份悬殊之人,在这北国偏僻小镇,顶风吹雪之夜,意外聊得很是和契交心。
一壶土烧很快喝的干净,郭志贵军务在身,行事颇为克制,拦住贾琏继续叫酒。
两人起身离开街边食肆,又找了一家粮店订购一批新鲜干粮,下了定钱说好明日来取。
然后又沿着镇北方向,找到一家店面崭新的炭铺,门口的摆着柴炭和竹炭,看着卖相都算上乘。
贾琏对郭志贵笑道:“当初在府上之时,竹炭都嫌弃有烟气,更不用说柴炭了。
如今办事,可不敢这么讲究,能节省就节省些,我们是野外烧炭取暖,有些烟气也不怕,只够购柴炭即可。”
郭志贵知贾琏因盐铁买卖落罪,吃一堑长一智,如今行事当真再谨慎不过。
笑道:“二爷说的极是,军中万事从简实用,柴炭取暖足矣。”
此时店内走出一个男子,体型壮实,相貌普通,穿着粗布棉袄,显得毫不起眼。
他看清楚郭志贵的样貌,目光微微一定,笑道:“两位客官,可是要采买成炭。”
贾琏说道:“你这柴炭作价几何?”
那男子笑道:“柴炭一篓二十斤,售价四十文,附近两里之内,店里可运送上门。”
贾琏笑道:“价格倒也公道,我要采买两百斤,明日午后车马路过取货。”
那男子脸有喜色,笑道:“客官可是大主顾,店里一定挑选上等柴炭,绝不会让客官吃亏。
只需付三成作为定金,交货再结清余款即可。”
贾琏和郭志贵办妥事情,便重新返回镇北军囤营地。
那炭铺老板掂量着手中定钱,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眼神微有些发亮。
店里走出一个伙计,身形挺立,相貌斯文,乍看去不像个打杂伙计。
说道:“大力,方才那人虽穿便服,但配挂加钢制式雁翎刀,至少也是军中把总。”
炭铺老板沉声说道:“这人午间见到过,是那支运粮骑队领头,他们明日午后取货,就是明日要运粮返程。
这些日子往来运粮队伍,你可都记录在册,军囤粮食何时可满仓?”
那伙计说道:“所有运粮队都已记录,最近十天共二十七支粮队,进入军囤取粮,每队都是三十辆大车。
其中十八支粮队来自宣府、大同两镇,今天午时那支粮队,从车马徽号辨识,是来自辽东军镇。
这半月以来,从神京起运的军粮车马,我都有入账记录,按起运和分派的频次,九日后军囤粮食满仓。
可以据此推算宣府镇、大同镇、蓟镇三地兵马数量,还能找出薄弱之处。”
摊铺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