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危动千里 (2/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旨前夕,许坤收到王彰江最后一份密函。

    上面有这样的含胡言辞:甄家生肇祸之危,疑似遣人入京斡旋。

    自从知道镇安府盘查甄家别院所得,让许坤更加肯定,王彰江对甄家入京藏银之事,早就有所察觉。

    之所以王彰江在密函中未曾明言,或许是因当日圣旨未下,甄家罪责未定,有不便深究彻查之处。

    还有一种隐晦的原因,就是王彰江欲擒故纵,种因求果,愿者上钩,罗织罪名的手段。

    这样的阴森伎俩,在锦衣卫衙门并不算稀奇。

    但因这类手段过于晦暗,大违司法正律,极易留下话柄口实,成为日后获罪的祸根。

    所以大都会隐晦行事,即便同衙同僚,彼此之间都不会说破。

    许坤身为锦衣卫主官,自然明了这等潜规则,看破也不会说破,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甄家人真的入京斡旋,被锦衣卫抓住话柄入罪,其中功劳自然少不了许坤,他又何乐而不为。

    所以,这等阴森之事,他即便再标榜忠于君王,也绝不会对嘉昭帝坦诚,不然他这指挥使就做到头了……

    ……

    因此,他收到王彰江最后一份密函,便派出人手关注城中动向。

    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首日入城,还没下榻安置,便直接去了荣国府,迫不及待找王熙凤游说。

    倒是暂时躲过锦衣卫在城中耳目,但当晚他们入住甄家别苑,许坤便得到消息。

    再回想王彰江密函所言,他自然安排人手,紧盯姚寿安等人的动向。

    只是这些人两入神京贾家,并无其他异常之事发生,许坤原本想静观其变,守株待兔,以待所得。

    实在没想到这种要紧时刻,有人向镇安府举告,使得事情过早发作。

    既然金陵王彰江能察觉甄家北上动向,自然也会有其他有心之人,查探到甄家此番举动。

    此人最终不知出于何种缘由,暗中遣人向镇安府举告,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

    许坤对这个坏事的举告之人,以及可能的幕后指使,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不过眼下难以追查罢了。

    “启禀圣上,这举告之人的确十分可疑,臣已安排人手搜查此人,眼下还未有头绪。

    只是不管举告之人居心何在,甄家戴罪之门,私运家财入京藏匿,逃避国法刑律,难脱罪责,应予惩处。”

    嘉昭帝说道:“许爱卿所言有理,朕昨日依据三法司案情复核,已对甄家下旨确罪定罚。

    本念在甄家祖上于国有功,甄老太妃又是新丧,对甄家处置之法,已经多施宽宥。

    没想到甄应嘉曾为朝廷命官,屡受皇恩,已生罪责,不知悔改,无视国法,行此贪弊愚昧之事。

    甄家是金陵豪门望族,在江南六州一府颇具威望,言行举止,为江南世家大户垂范关注。

    其家原本牵扯火器私造,以致民议口碑败坏,如今又再行妄为之举。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onglouzhifuyaoheshan/read/97/8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