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风波难靖平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事态严峻,愈发慎重处置,不敢有丝毫过激之举。

    原本以周君兴的险恶意图,出现这等举告风潮,多半正中他的下怀,定会借机张大局势,网罗罪责,以彰推事院之功。

    但吴梁意外自尽,他身背罪愆,皇帝严厉训斥,周君兴收敛自保尚且不及,哪里还敢招惹。

    面临此局,他更是紧跟大理寺步调处事,不敢稍有逾越。

    ……

    那份七十三名举止联名述状附录,经大理寺和推事院核查,上面所列春闱官员不轨之举,竟然无一不是实事。

    这份述状附录,比大理寺和推事院翻查所得,还要详尽许多,并且更具份量……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形,仔细想来都在情理之中。

    会试开考之前,因那本蓝皮册子引导,应试举子掀起拜谒春闱待选官员风潮,这种事情本就瞒不住旁人。

    举子之间又是相互走动交往,或是饮宴之中,或是话语交谈,总会相互说起拜访过某某官员,以及拜谒之中发生何事。

    所以,那些春闱官员有过逾矩之举,最清楚就是今科举子,这份供状附录会这等详尽,一点都不让人奇怪。

    ……

    但是,附录上除寻常的拜谒记录,还记载数起官员贪鄙之事,皆为春闱待选官员,厚颜收受举子财物馈赠。

    经大理寺和推事院核查,最终都是确有其事,涉事官员已不仅是行为失矩,而是贪污失廉之罪。

    但大理寺问询相关举告举子,供状上涉及官员贪污之事,到底是哪位举子提供事由。

    却没人能说清楚,因这份供状是七十余名举子联合撰写。

    其中经过多次转述、补录、传抄,最终定稿之后,谁也说不清楚,里面哪条内容,是哪位举子所写……

    这份看似一笔糊涂账的供状,难以查究根底,偏偏就是条理清晰,句句属实,难以反驳。

    等到大理寺卿韦观繇,将举子供状附录核查结果,上呈嘉昭帝御前,皇帝脸色阴沉,思虑颇多,却已失先机。

    这份联名供状,上面官员不轨之举,贪腐之行,形同众目睽睽,根本难免遮蔽,只能直面其事……

    韦观繇出宫之后,大理寺当日出具多份缉拿文书,由锦衣卫按律缉捕涉事官员,三法司各处衙门,几乎同时高速运转。

    ……

    几乎所有春闱属官,他们在春闱之前的做派行径,一一被暴露在世人之前。

    春闱十八名同考官,十四人接受过举止拜谒,有过诗词唱和,拟题点拨等事。

    这十四人之中,有五人接受过举止财物馈赠,已构成贪弊受贿之罪。

    同考官之下数十位阅卷官,除了极个别洁身自好,大部分官员都涉及举子拜谒,交往点拨,拟题流传等事。

    而且但凡担任阅卷官,他们的官职和名望,比之主考官和同考官,都要低微许多。

    越是这样的官员,他们对名望的渴望就愈炙热,能够有望入选春闱属官,是他们积蓄名望、抬升仕途的千载良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onglouzhifuyaoheshan/read/97/8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