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关渡口半里远,一个偏僻的小河口,江流坐着郑小海的船早已等候在那里。
几人上船之后,江流说船只在铁岭关渡口出航时,渡口上已出现许多卫所的官兵,在设卡巡查。
这让贾琮和邹敏儿脸上的表情,变得愈发凝重,他们几乎不约而同看向船舱中。
船舱中一脸兴奋和豆官说话的龄官,脸色有种逃出生天的欢喜和激动。
……
神京,大周宫城,乾阳殿。
空旷阴森的大殿,御案之前,垂首跪着一人,身材高大,须发灰白,年过五旬,气势老而弥坚,正是兵部尚书顾延魁。
御案两侧的福寿铜鹤,闪动着沉重幽黄的光芒,尖利鹤喙中吐出乳白色龙涎焚烟,沁人心脾,幽幽绕绕。
将御座后嘉昭帝的面容,遮蔽得多了几分神秘森严。
大殿中气氛异常凝重,似乎压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前段时间大理寺审讯周素卿,为当初的水监司大案重新打开缺口,但随着而来的供状泄密案,让整个神京卷入跌宕凶险的风波。
大理寺、五军都督府、吏部等重要官衙纷纷受到牵连,许多曾经仕途得意的官吏,在推事院的瓜蔓清洗下,纷纷折戟沉沙。
嘉昭帝在内廷秘议此事时,不仅有事涉其中的大理寺卿韦观繇、推事院院事周君兴参与其中。
于供状案置身事外的兵部尚书顾延魁,也被嘉昭帝召入宫中商议,可见一贯谋深疑重的皇帝,对他这位老臣殊异的信重。
那个时候,顾延魁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从头到尾没牵扯半点厉害关系,那时他的思路异常清晰,常常能高屋建瓴,一语中地。
比起深陷其中的韦观繇,那时的顾延魁是幸运的。
但是幸运不会永远眷顾一个人……。
今天上午从辽东总兵府寄来的信报,让顾延魁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他微微抬头,视野的余光,看到嘉昭帝正在翻看他刚呈上的兵部信报,脸色已变得一片铁青。
圣上有这种反应,顾延魁并不觉得意外。
自从贾琮首发推行火器之法,火器不管在实战和演练,其蕴藏的巨大军国威力,已是有目共睹之事。
以火器之威强军镇国,已成为圣上心中最要紧事务之一。
贾琮作为火器之业的首倡之人,在火器研发上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奇思妙想,更屡次向圣上强调火器技艺保密的重要性。
在火器司的人员遴选,以及火器工坊营造管理上,贾琮已将保密之事,做到事无巨细、毫无漏洞的地步。
但是,就算贾琮再智慧高绝,他也只能管好火器司和火器工坊,他堵不住天下所有火器技艺漏洞。
终于,还是在辽东鸦符官武库,生出了令人担忧的乱子。
据辽东总兵府信报,上月镇守鸦府关火器营,接到神京兵部令谕,率军和神京五军火器营士兵进行换防。
有人乘两军换防的空挡,从鸦符关武库盗取了九支改进型鲁密铳。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