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对联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被凤辣子使计作践丧命。

    贾代儒是令人同情的,但这样性子僵化守旧的人,对经义有多少体悟机抒,实在没太大可能。

    不然他也不会考到胡子白了,也中不了一个举人。

    跟着这样的空蒙学究能读出什么东西,没找到名师之前,还不如自习研读。

    前世他是文史专业出身,对国学就有不浅的涉猎,在那个各类讲坛泛滥的时代,眼界和视角多少也积累了一些。

    虽然不能凭这些进学中试,但对经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立足之地却比今人高出许多。

    况且贾代儒对义学管理粗疏,甚至让他那个不靠谱的孙子贾瑞代管。

    义学早被一帮懒于读书的子弟搞得乌烟瘴气,后来浪荡子薛蟠也去义学,却是为了修龙阳之癖。这样混账的地方,不去也罢。

    但不想去义学读书,不代表他不想读书。

    读书是他如今翻身的唯一途径,如果不能再读书,就要继续在这东路院被人作践,等到十四五岁被名正言顺赶出贾府,自生自灭。

    他不想怎么苟且低贱的过完这一生。

    说不得要想一些法子,让自己能名正言顺的读书,贾赦夫妇如果执意要做绊脚石,大不了不动声色搬开就是。

    他转生而来,虽明面上碍于孝礼大义,对这两夫妇不会有半点忤逆,内心里可没什么父母情义,况且人家还一门心思的作践他。

    院子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贾琮看到赵嬷嬷满脸笑意的走了进来。

    贾琮好奇问道:“看妈妈怎么高兴,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赵嬷嬷笑道:“可不喜事,哥儿好久没月例,养伤耗费又大,如今可解了饥荒。”

    说着拿出十两银锭放在案上,说道:“哥儿拿去使,要纸笔和好吃的尽管买去。”

    贾琮知道这锭银子快抵上赵嬷嬷半年的例钱,因被他连累,她的月例也常被邢夫人缺斤短两。

    好在他儿子在西府做车夫,那边不会短了月例,不然日子都难过下去。

    所以她自己绝拿不出怎么多银子,贾琮知道其中另有缘故。

    “要不多说读书人精贵,哥儿就写了一个对子,我才贴门上,多少人站在那里看哦。”

    “后来过去个老书生,看了那对子喜欢的不得了,一定要花十两银子买了。”

    贾琮和芷芍听了这话都傻了,就昨天写那十多个字,居然值十两银子。

    昨两人还因王善保家克扣每月二两的月例发闷气呢。

    “那老书生还说对子上的字是神品,从没见过怎么好的,还问是那位大家的墨宝呢。”

    “后来听说是荣国府的哥儿写,而且哥儿今年才十岁,打死他都不信,连说后生可畏。”

    赵嬷嬷笑的欢实,自己奶大的爷们有这等能为,她算露了一会子大脸了。

    贾琮心中迷惑,那老书生应该是个饱学之士,难道也看不出他临摹的是那家字体。

    前世他的外祖是江南最有名的裱画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onglouzhifuyaoheshan/read/97/8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