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 明楼文斗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兄弟,有些面生?”

    “你也是去明楼的吗?”

    二人看着贾蓉问道。

    贾蓉也没有隐瞒,微微一笑,拱手道:“还望二位兄台勿怪,在下姓贾,刚刚听二位谈及明楼有文会,心痒难耐,也想跟着去见识见识,不知明楼的文会需要请柬么?”

    “哪里哪里。”其中一人对贾蓉微笑道:“明楼文会向来是光邀天下才子,不认请柬,只要能过了门口的考验,任何人皆可入内。”

    “哦?不知什么考验?”

    贾蓉问道。

    二人相视一笑。

    “会有人当面出题,需在两柱香之内完成一篇八股文。”说完,二人又解释道:“当然,只有第一次入楼有这样的考验,今后只需报上名讳,即可畅通无阻的进入楼内。”

    “我跟张兄都已经过了考验,可以直接入楼了,贾兄弟若是第一次来少不得要经历一番考验。”

    贾蓉点点头。

    两柱香完成一篇命题八股文,对一般的读书人还真有些难度。

    不说别人,夜梦书就够呛。

    不过对他来说……

    呵呵,一炷香也够了。

    几人说话间已经到了明楼门前。

    只见这座紧邻秦淮河的明楼沿街占了十余丈长,三层的高大阁楼,门口牌匾高挂。

    明楼两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下面有一行小字。

    崇文元年甲子科状元曾永卫手书。

    贾蓉肃然起敬。

    曾永卫中状元时年仅二十岁,是本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其八股文章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哪怕是一些文学大儒也要甘拜下风。

    现在极为盛行的古文体八股文就是曾永卫始创的。

    尤其是在八股对偶部分,古文体摆脱了从前那种生涩险怪,多对而不对,参差洒落虽近于古却不公整的做法,使排比对偶齐整而合乎韵律。

    古文体八股文对文章字数,工整,韵律以及主旨把握程度要求极高,限于时间关系,很少有考生敢在乡试会试的时候用上古文体。

    上次顺天府的院试贾蓉就没敢轻易尝试,主要是当时的文章水平还不太够。再有一点,区区院试不值得贾蓉把压箱底的手段用出来。

    “哈哈,兄弟明楼到了。”

    “我们在里面等着贾兄弟大驾。”

    二人说着话进了明楼。

    事实上二人虽然跟贾蓉客套了很多,也不过是为了显摆一下自己,他们甚至没想到贾蓉有能力进明楼。

    毕竟,他们听出了贾蓉的口音,似乎是北地来的。

    门口设着桌椅。

    有几个人跃跃欲试,却没人真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onglou0ningfushuxiangmendi/read/97/36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