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是他中年时的真爱,她这个年轻时皇帝喜爱的皇后,便成了贵妃的挡路石,也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不止太后回忆起了往事,皇帝也同样。
“你是皇帝,只要你想,便能有三宫六院,有数不清的女子,皇权便意味着无所畏惧,你就算错了,也有无数条后路,无人敢指责你,但她只是一个和离的妇人。”
“二嫁本就惹人非议,一旦再选错了丈夫,日后几十年便无回头路可走了。”
“皇帝,这世上男子和女子总归是不同的。”
太后叹息一声。
从前太后和徐晚凝每每接触,两人并未谈起太多私事。
只是别的夫人谈起孩子时,徐晚凝从未参与过。
她也极少聊到内宅之事,更鲜少提及丈夫。
但太后那时便直觉她们是同一类人。
她是因为先帝,而徐晚凝好似并未经历过什么大的变故。
“哀家虽然不知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你可想过,她若是真的想与你一刀两断,为何她的两个姐姐还在京城。”
皇帝愣住,怔怔看着太后:“那她为何要走?”
太后摇头:“这就要你自己去问她了,但母后知道阿凝虽聪慧,也敏感多思。”
“你们之间,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太后最后走出宣政殿时,还是回头朝开口:
“皇帝,其实哀家觉得,今日之事,也未必是件坏事。”
只要二人之间有问题存在,便早晚都会爆发。
与其之后渐行渐远,不如早些说开。
————
太后来见了一趟皇帝,心中反倒安稳了些许,不再如之前那般整日忧心。
“娘娘,您真的觉得贤王妃对陛下有情吗?她将两位姐姐留在京城中,或许是她们不愿意走,也或许是贤王妃带不走,人数太多路上也会惹眼,更容易被人察觉。”
“再有路途艰辛,贤王妃能受得住,但她两个姐姐的身体未必能经受路上的奔波,总之不一定是因为陛下。”
走出宣政殿后于辛忍不住问。
她跟在太后身边多年,也一直看着皇帝长大。
就算是她,心也完全向着皇帝的,这么一出后,她对徐晚凝的印象也差了许多。
可太后却好似依然偏向徐晚凝。
太后叹气:“哀家觉不觉得又有什么紧要,重点皇帝在乎她,渊儿对她有情,自然也愿意信她心中有他。”
“他如今心中难受,折磨自己,无非就是在乎她的心意。”
她说出那番话后,皇帝想必也能振作些。
“那若贤王妃真对陛下毫无情意,等她回京,两人对峙,到那时陛下只怕更加伤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