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育秧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之所以不直接去找周大他们,是因为家里的活都是周老爹和秦氏安排的。

    周老爹哪有不答应的,谢天谢地,四儿媳妇终于想起来那十亩地了。

    “行,等明天家里撒完种,我就让老大和老二去犁田。就是这牛,不用租了,他们有的是力气。”

    周老爹一点都不心疼常干农活的两个儿子。

    但毕知许不愿意。

    “爹,十亩地就大哥和二哥两个人干,太辛苦了,租了村长家的牛,也能减轻一下负担。”

    毕知许没有把周敬远留钱的事情说出来,而是换了个说法,“爹,我这有些钱,足够租牛了,不能为了替我省钱就让大哥他们受累。”

    这也就是毕知许的意识错误了。只要不分家,一大家子就是一个整体,十亩地荒废了,损害的是整个周家的利益,到时候交税也一样要交那十亩地的。明面上,所有的钱也是由秦氏掌管呢,至于儿子儿媳在空闲时候挣到的外快,秦氏对此也假装没看到。

    周老爹看着这个败家儿媳,懒得管了,反正不是他妻子手里的钱。

    “那就租,今晚我跟老大他们说一声,明天晚上去村长家租了牛,后天就开始犁田。”

    周老爹背着手出去了,留给她一个背影。

    毕知许突然想到朱自清的某篇散文,忍不住笑了出来。

    解决了犁田的事情,毕知许放心下来。自从完成第一个任务后,种田系统就给她发布了一个新的任务,非常符合她的心意。

    “两个月内完成水稻育秧。”

    毕知许很重视育秧的事情,拿到稻种后,她就开始晾晒,然后日浸夜露催芽。所谓日浸夜露,就是用盆或者袋子装着,在水里泡着,晚上装在能过滤水的篮子里,放在屋内,盖上麻袋闷一夜,等到稻种露白,就可以装进麻袋里了。

    工具和技艺都有限,毕知许也已经尽可能地简化了操作。

    装着稻种的麻袋过一遍水,然后就可以放在屋内,盖上稻草保温,大约两天后,稻种就发芽了。

    临山村的人们撒播的就是这个时候已经发芽的种子。

    这个时候没有塑料材料,就算有,毕知许也不会做育秧盘,也称“秧托”,所以她就将育秧盘的大概样子还有作用跟周三说了,央他用竹子帮忙做一些。

    周三确实是个编织的好手,很快就把她想要的东西做好了,还差点误了家里的春耕,被周老爹一顿骂,毕知许在旁边揽责都不听,就一个劲地骂老三。

    毕知许看着摆在院子里除了携带不便,没有其他缺点的育秧盘,不得不感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哥看起来憨憨的,编织的能力却是周家其他人比不上的。

    秦氏对于四儿媳妇兴师动众搞这些东西有些不满,但见老头子都没发话,她只好憋着。

    毕知许也想过直接撒到田里,等长成十二三厘米的秧苗后再进行分秧移植,但这样的话,分秧的时候会损坏秧苗的根部,要避免损坏,就要用工具将秧苗连泥一起挖出来,比用育秧盘麻烦了不少。

    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麻烦些,做好育秧盘,明年就能循环利用育秧盘了,还能不串根。

    毕知许从周老爹“分配”给她的十亩地里挑了一块,远离人群。细细地将犁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废物系统在古代种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efeiwuxitongzaigudaizhongtian/read/97/2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