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送走粮商,陆久臣一跃从榻上起身,眼神清明,哪还有刚刚懒散的样子。
出门骑上马飞奔而去。
见到洛染,迫不及待道:“我都按你说的做了,他们现在一个个都老实得很。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
洛染问一旁的青川:“路上还有多少粮食没到码头?”
青川道:“差不多了,也就还有三五家。”
洛染点头:“好,等那些人都到了,便让柳子墨继续收购粮食,四十文一斗。”
“四……四十文……”
陆久臣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洛染笑着道:“我算过了,他们手里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陈粮,收上来的时候也就二十五文,去掉这一路来的损耗以及他们的人工,四十文,他们不赔。”
是不赔,可也不赚啊。
长影默默道。
此时,陆久臣这才彻底明白她想干什么,拍着巴掌道:“如此一来,户部批下来的银子足够买剩余的粮食了。而这些粮食运到边关,再坚持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到那时,战事就算不结束,西戎却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只能乖乖退兵。”
洛染点头:“我也如此想。”
粮商见陆久臣那边说不通,又去求柳子墨。
可柳子墨也只说不收。
粮商只好转头去找江南当地富商。
富商也不是傻子,现在官府都在四十文一斗卖给百姓,他们再高价收,岂不是等于明摆着往外扔银子吗?
也都纷纷拒绝。
就在码头粮商们一筹莫展之际,柳子墨终于出现。
一开始,他们接受不了这么低的价格,刚要讨价还价,柳子墨二话不说转身离开。
等他们再上门,柳子墨又闭门不见。
如此两三次下来,粮商们便坐不住了,最终答应以四十文一斗的价格成交。
军粮解决了,柳子墨身为粮草官,继续前往边关,只是离开前,阿成发现,大人在书房不知看了什么,一夜没睡。
百姓们见短短几日,粮价便从一百四十文又降回四十文,开始明白宣王妃的良苦用心。
一时间,宣王妃的名号在江南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人人提起均赞之。
当然,这是后话。
\/
“老夫人,老太爷回来了。”
一处深宅大院,训练有素的丫鬟进来通报。
端坐在八仙桌旁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夫人,头戴抹额,精神矍铄。
听到丫鬟的话后,问身边的嬷嬷:“谢家的粮食也都送过去了吗?”
一旁的嬷嬷赶忙回道:“老夫人放心,是跟着码头那些粮商一起送去衙门的,没人怀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