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颗粒归仓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燥热的天气,地里的庄稼在这份燥热中逐渐的变黄,眼看着收获的时节即将到来,张晟的心也开始跟着燥热起来。

    民以食为天!

    几万人一年的口粮就指望着这一季收成呢,来不得一点半点的马虎,麦收工作就成了广昌此时工作的重中之重。

    没有大型的收割机械,也没有运输机械的时代,田地里的庄稼全部指望着百姓们人工收割、晾晒、脱粒后,再一石石的背回粮仓。

    士卒们停止了训练;孩童们停止了学习。

    广昌城,除了留下必要的防守力量外,其余的人,统统走上了田间地头。

    张晟就是要在庄稼成熟之后,颗粒归仓。

    镰刀在飞,麦捆在跑,大人在乐,孩童在笑,丰收的田野上撒满了喜悦的人群。

    或青壮或苍老的汉子们把金黄成熟的麦子一把把的割下;或妇人或老妪,小心翼翼的把一把把的菽麦收拢又捆成一捆;懂事的大孩们轻手轻脚的抱起麦捆送行麦场,他们很怕动静大太抖落了麦穗上的一粒粮食;年幼的孩童们,或拎着破筐或提着破袋,撅着小屁股,小脑袋低的几可触地,捡拾着田里遗撒的麦粒。

    麦场上,铺展的麦穗在连枷欢快的敲打下脱壳;小把把的粟米在老妇小心的抽打下堆集,饱满的小麦、金黄的粟麦映红了老农黧黑的脸颊,也映深了他们脸上的沟壑。

    胡须蓬乱的嘴巴自从见到这成堆的菽麦就不想再合拢;硕果仅存的几颗牙齿自从见到这一堆金黄便颤抖个不休。

    “托军侯的福,好麦啊……呵呵……呵呵呵………”

    “呵呵,孙伯,还是你伺候的好……”

    “好粟……哈哈哈哈……军侯,老汉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粟米啊,来,阿二,为军侯磕头,感谢……”

    “李伯,使不得,自今而后,咱们年年都能见到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看着眼前的场景,感受着百姓的质朴和真诚,张晟的心中忽然冒出了白大神的《观刈麦》,白大神那个现实主义的老愤青,在做周至县尉时有感于百姓的艰苦,用其满腹才华写下了这首诗,

    在白大神的笔下,跃然纸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割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白大神的关心也恰怡是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蚁贼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moyizei/read/97/13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