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文会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试帖之‘破’,贵在含蓄点题,如云中龙爪,偶露峥嵘。

    ‘承’则需舒展意象,引经据典以厚其质。

    譬如‘岁寒’,非必实指风雪,乃喻世路艰险、节操之试也。

    可思孔子‘岁寒知松柏’、陶令‘凝霜殄异类’,化典入句,不着痕迹。”

    “你再好好练习,多写几篇,好好的找找感觉吧。”

    夫子甩下了一句话,便转头去教导其他蒙童了。

    王明远盯着自己那几行干巴巴的字,挫败感潮水般涌来。

    罢了!他心一横,另抽一纸,不再强求灵光乍现,提笔疾书:

    “松:虬枝、龙鳞、铁干、黛色、涛声、鹤伴、雪压、后凋……”

    又一行行罗列下去:“梅:疏影、暗香、玉魄、冰魂、驿使、孤山……”

    竹、兰、菊……乃至云霞星月、春水秋山,分门别类,将前人佳句里描摹物象的辞藻工整誊录。

    既然生不出锦绣心肠,便做个勤恳的“裁缝”!

    科考场上,不求字字珠玑惊风雨,但求拼凑稳妥,不出纰漏——总比交白卷强。

    热腾腾的《明远诗集词汇大注》便新鲜出炉了,看来以后得多学习,多多补充,后面就像字典一样从里面提取就行。

    ————————

    几日后散学时,夫子叫住了他。

    “休沐日随我去趟‘松泉书院’。”

    赵夫子捋着胡须,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光,又说到,“孙秀才设文会,邀我带你同去。”

    王明远一怔。

    松泉书院?那是镇上专门为了科举所设的书院吗,他刚开蒙的时候父亲还纠结要不要送他去孙秀才开设的书院,但是束脩太贵放弃的那个吗?

    这书院不是向来眼高于顶,看赵氏蒙学就像前世正经高中看技校一样,充满了嫌弃,觉得他们不过学些记账契约的本事,与科举青云路毫不沾边,也从来没有邀请过他们这边去参加什么文会。

    夫子说这次破例相邀,应该是听说了咱们蒙学“出了个十三岁通四书的神童”的风声,故而想看看你的成色罢了。

    夫子向来淡泊,但此番并未推辞,他也给王明远严明他的目的:一则为砥砺璞玉,让他这位聪慧却困于诗道的弟子亲见山外之山;二则,何尝不是想掂掂那“松泉”的斤两?

    文会那日,天气不错。

    他和夫子也早早便到了,松泉书院果然气象不凡,粉墙黛瓦连绵数进,远非蒙学那三间书斋可比。

    穿过月洞门,竟然还有个小人工湖,湖心立着太湖石叠成的假山。

    环湖的九曲回廊下,早已设好数十张红漆小案,蒲团坐墩排列齐整。

    王明远一身半旧的靛蓝直裰,跟在布衣青鞋的夫子身后踏入回廊,顿觉无数道目光如细针般刺来。

    好奇、审视,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轻慢——仿佛一株狗尾草误入了芝兰之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mentuhuzhizidekejurichang/read/97/25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