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其他人此刻也已经退了出去。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两人细微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清脆鸟鸣。
——————
周管家引着老府医和王二牛,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这间僻静的小院。
待走到无人处,王二牛才重重叹了口气,粗声问那老府医:“老先生,国公爷……真能好利索吧?”
老府医沉吟片刻,低声道:“国公爷身子底子厚实,是万中无一的悍将体魄。只是此番失血过多,忧愤交加,元气大伤……需得静心将养,切忌再动肝火,更不能再劳心劳力。若调养得当,恢复如常未必不能,只是这年纪……终究是伤了根本了。”
王二牛听得半懂不懂,但“静养”二字是听明白了,心里琢磨着,要千万看好国公爷,可不能让他再操心。
屋内,一时静了下来。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程老夫人就坐在床边,微微倾着身子,一只手轻轻握着程镇疆露在被外的手,另一只手拿着块柔软的细棉帕子,时不时地、极其轻柔地替他拭去额角渗出的虚汗。
她的动作专注而自然,仿佛过去几十年里,她已这样做过无数次。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程老夫人起身走到门边,对外面低声吩咐了几句。
候在门外的是一位跟她年纪相仿、面容严肃的老嬷嬷,闻言立刻点头,无声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老夫人又回到床边,小心地将程镇疆扶起些,在他身后垫高了软枕,让他能靠坐着,视线正好能透过那扇窗,看到外面小院的情形。
刚安置好,院门外便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和孩童清脆稚嫩的嗓音。
“张嬷嬷,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可是我不想玩,我在给爷爷写信呢!奶奶带我去香山玩了,告诉我爷爷快回来了,我到时候要把写的信都给爷爷看!嬷嬷你看,我也会写好多字了!”
话音未落,一个约莫六岁的小女童被张嬷嬷牵着,迈过门槛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樱草色的细绸小衫子,梳着双丫髻,髻上缠着同色的发带,小脸蛋白皙粉嫩,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透着股机灵劲儿。
只是眉眼细看之下,能寻到几分她产后因病而去的娘亲的清秀影子,却也融合了程家人特有的开阔轮廓,瞧着便比寻常闺阁女孩多了几分明朗大气。
这便是定国公府如今唯一的小主子,程家三郎留下的孤女,小名唤作妮儿,朝廷恩封的县主。
张嬷嬷慈爱地笑着,顺着她的话问:“哎呦,我们小县主这么厉害啦?都会给爷爷写信了?那能不能给嬷嬷念念,你都给爷爷写了什么呀?”
“那好吧!”小县主被夸得高兴,拉着张嬷嬷走到院子里的石桌旁,费力地爬上了石凳,从怀里掏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宣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她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指,点着纸上那些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却一笔一划写得极其认真的墨字,奶声奶气却又格外认真地念道:
“爷爷,见信好。妮儿想你了。奶奶说,爷爷去打大坏蛋了,打完就回来……”
“妮儿还学会了背诗,‘床前明月光’……是先生新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