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殖民地的制约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国各地盛行,享乐主义和贪污腐化也伴随而生,位于偏远的殷州殖民领地也概莫例外。

    以他一个暄州警备司令的身份和地位,每年政府发下的薪水和海外津贴不过六百多元,但要加上众多的商人和矿场主趁着年节向他随礼和孝敬,总收入会高达四千多元。

    就这,还是他不主动索贿纳贡的情况下获得的收入。

    八年任职,他就积攒了近三万元,这收入水平超过齐国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群。

    而他,不过是众多海外殖民领地内的一名中层官员。

    总督、殖民事务部驻殷州代表、殷州海关总署、殷州警备总司令、殷州对外贸易总督查……,等等,诸如此类高官的收入水平,可想而知。

    羊毛毕竟是出在羊身上的,殖民官员这般肆无忌惮地敛财贪腐,最终受到伤害的自然是整个殖民领地的百姓和商人。

    曾有部分殷州出生的学者大胆地发问,“殷州人为何要被本土来的官员骑在头上,予取予求,而始终保持沉默不语呢”?

    是的,随着殷州陆续创办了数所大学,在提升当地科技文化水平的同时,也让这片土地出现了一股自主思潮。

    这些拥有一定“自主意识”的新殷州人在对本来派来的殖民官员表示不满的同时,却对东海岸的英属殖民领地的管理模式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羡慕。

    那些人拥有自己的议会和自治管理机构,他们还享受极低的赋税——当然,最近几年,英格兰“爸爸”开始加大对北美“儿子”的索取力度,不仅增加了许多税种,而且还将税率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提升——他们可以无限制地拥有更多土地,他们甚至还能决定地方总督和官员的薪酬,可以随时监督和审查他们的施政过程。

    而且,英属北美领地在发展了一百多年时间,还陆续拥有造船(英格兰有三分之一的商船为北美建造)、炼铁、纺织(小手工业)、酿酒等规模制造业,从而可以向陈国、加勒比地区大量出口商品以换取宝贵的金银。

    哪像殷州领地,在政府的刻意压制下,除了木材加工、食品加工、毛皮加工等最为初级的工业产业外,连一根铁钉都生产不了,几乎全部的生产和生活用品都要从汉州本土及南洋领地进口,忍受着极为不平等的贸易剪刀差。

    诚然,在殷州殖民领地的居民生活虽然比不上汉州本土,但绝对要比秦国、朝鲜、日本等传统华夏文明圈百姓要高出许多,最起码不虞冻饿之苦,也不担心战争之祸。可是,这么持续被本土压制和“吸血”,心里总是不那么舒服。

    为何本土就不能将我们殷州人当做自己人一样对待呢?

    众所周知,殷州殖民领地在建立之初,就是被当做本土流放犯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粗略统计,从汉兴十年(1680年)到永隆六年(1735年)的五十多年间,本土一共往殷州移送流放犯人超过五万八千余。

    你说,这些被送来的犯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对本土政府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另外,殷州的移民组成中,除了本土流放过来的犯人外,大部分皆是来自秦国、日本、朝鲜以及安南等国家地区的无地农人或者受灾难民。

    这些移民在初到殷州后,可能会因为齐国救他们于水火当中而感恩戴德,表示一定程度上的恭顺和臣服。

    但随着大量二代或者三代移民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在竭力维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面对本土这般压制和剥削,是否还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继续向帝国表示顺服?

    要知道殷州可不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zaiqizhidiguoshidai/read/97/43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