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海陵岛的争夺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银矿产和巨大商业利益还是令人无比羡慕的。

    但是,你再看看齐国占据的某些殖民领地都有些什么呢?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州(今沙特东部地区、卡塔尔以及巴士拉省沿海地区)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被奥斯曼人以数十万元债务兑换方式着实坑了一把。

    还有东非大片沿海领地,好像除了无尽的荒漠和森林,就只有飞腾跳跃的动物,根本创造不出太多的价值。

    以欧洲专业殖民者的眼光看来,齐国占据了太多“烂地”,其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比例。要是欧洲哪个国王或者冒险家公司去开发这些殖民领地的话,怕是要亏得连裤子都要当掉!

    但现在看来,齐国人那些疯狂圈地的举动,简直就是有先见之明,充分为蒸汽动力舰船提供了一系列补给站,就像后世高速公路上的那些服务区一样,为不断往来的商船加煤、加水、补充物资。

    你的船只不论行驶到何处,都能看到齐国人设立的“服务区”,贴心地为你重新加满燃料,然后再从你口袋中掏出相应的服务费。

    有人说,印度洋,是齐国人的洋,也许假以时日,待他们在大西洋上也逐步布局完成,那么整个海洋世界,将彻底成为齐国人世界。

    哦,想想也真是可怕,齐国人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开始为统治海洋而潜心准备着,并不断地设局布点,并最终抢在所有人的前面,建立起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海上优势。

    现在,他们正在夯实和巩固自己的优势,试图将此前呈点、线布置的殖民势力连成一片,在无数广袤的土地上都要升起他们的旗帜,以宣示他们主权。

    6月6日,船队抵达海陵岛建阳港。

    这座港口始建于绍宁八年(1694年),是齐国于该岛第一座殖民据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拓殖,又相继于西海岸开辟了十余处殖民据点,并不断向内陆渗透扩展,还设立了海陵总督区。

    截止到去年为止,齐国海陵总督区人口规模已达三万五千余,势力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西海岸。

    呃,之所以还未深入到内陆腹地,盖因位于中央高原的麦利那国(亦称伊梅里纳王国)早在1610年便统一了广阔的中部地区。

    而且,麦利那人还掌握了炼铁技术,能够制造如标枪、弯刀和斧子等铁制武器,组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并建立了完善的国家机构,可不是随意拿捏的土著部落。

    绍宁十三年(1709年),海陵总督区曾通过被征服的几个萨卡拉瓦部落向内陆发起试探性进攻,结果遭到麦利那王国的迎头痛击,一千五百余萨卡拉瓦仆从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就连随行的十余名齐国军事顾问也是三死八伤,狼狈退回海边。

    没错,位于海陵岛东南方向的法属多凡堡(今陶拉纳鲁市)在数十年时间里向麦利那售出了不少火器,甚至还将威力巨大的火炮也卖给了他们,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麦利那军队的战斗力,在面对以冷兵器为主的萨卡拉瓦仆从军时,自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考虑到中央高原的复杂地理环境,以及麦利那王国庞大的人口,齐国人暂时熄了进占内陆的打算,准备先巩固西部沿海领地的殖民统治,加速整合萨卡拉瓦部落,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谋夺占整个岛屿。

    功夫不负有心人,齐国人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麦利那王国那位英明神武的国王安德里·亚马集·纳瓦洛纳于绍宁十五年(1711年)病逝,在临死前竟然昏了头地将整个王国一分为四,分别由自己的四个儿子管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zaiqizhidiguoshidai/read/97/43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