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荒野 VS 财富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在野外,一不小心染上风寒,也说不定就会要了自己的小命。

    甚至,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因为争夺野牛群,或者觊觎对方获得的财富,发生各种冲突火并,也是屡见不鲜的事。

    虽然庆国的牛皮贸易没有北美那般火爆,但依旧吸引了各国商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财力雄厚的齐国商人,凭借特殊的贸易地位和便利的销售渠道,很快便获得整个地区的牛皮贸易主导权。

    经过多年的贸易流转,齐国商人在南大西洋建立了一个小三角贸易圈,庆国的牛皮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齐国商人先从黔州地区(今南非)装载粮食、布匹、小刀、毡子以及小手工艺品等廉价物品,沿着非洲西海岸抵达几内亚湾,从当地的黑人部落手中换取黄金和黑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驶向葡属巴西,将黑人奴隶卖给葡萄牙种植园主和矿场主,然后再从巴西采购蔗糖、红木、矿石,顺流而下抵达庆国,出售货物后,再将庆国的牛皮、海豹皮、马黛茶等当地特产装船,最后返回黔州售出,完成一次圆满的闭合贸易。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东南大草原上的野牛群资源,庆国五年前将此前建成的中(中京)钧(钧州)铁路线继续向北修建,穿过大草原,延伸至永定,并在沿线建立了若干牛制品加工厂,以处理数量庞大的牛皮、牛肉以及牛骨(牛骨头可磨成粉末作为优质肥料)。

    成千上万吨的牛肉经过简单腌制、风干或者制作成牛肉罐头后,通过铁路输送至港口,然后装船运往西属美洲领地、葡属巴西,乃至西印度群岛,为庆国换回大量的金银货币。

    “听说,我们齐国本土已经研制出一种冷冻装置,可以将刚刚宰杀过的牛肉迅速冷冻保鲜,然后输送至数百上千公里外的消费市场。”

    在临时营地内,捕猎者们点起了篝火,架起了铁锅,将一堆牛肉和土豆放置在里面炖着。尽管锅里撒了不少调料,混合着牛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味,但长期的进食牛肉,还是让他们的胃部感到几分不适。

    哦,上帝,想不到有一天我们吃牛肉竟然会吃到吐!

    “是吗?”马尔科惊讶地看着对面的同伴,然后用磕磕巴巴地汉语问道:“韩,既然齐国有了……这种技术,那么我们庆国是不是……很快就把它……带进来,然后将我们猎杀的牛肉……直接卖给临近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甚至卖到欧洲大陆?”

    “……多半是吧。”韩昭庆用木棍从篝火里扒拉出一块土豆,在草地上滚了几圈,降了降温,然后剥开黑黢黢地土豆皮,露出里面焦黄的土豆果实,凑到嘴边轻轻地吹着,“也不知道这个冷冻技术能不能装到马车上,这样的话,咱们自己就能将牛肉装到车上,暂时储存起来,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运到附近的市镇,卖给那些牛肉加工厂。哪像现在这样,费了老鼻子劲猎杀的野牛却白白便宜了那些跟在我们后面的鬣狗。”

    随着大草原上的专业捕猎队越来越多,便应运而生了诸多辅助行业,其中之一便是伴随而生的许多牛肉二道贩子。他们赶着无数的马车跟随在捕猎队的身后,以极低的价格,专门捡取那些被剥了牛皮的野牛尸体,简单处理腌制后,便迅速赶往就近的市镇,然后转手卖给那些牛肉加工厂。

    这些牛肉二道贩子虽然每次获利不多,但架不住“货源”不断,积水成流,一个月下来,所获收益不见得会比他们这些专业的捕猎者少。

    这让辛苦捕猎的“牛仔们”甚是郁闷,于是,非常刻薄地称呼这些牛肉二道贩子为“草原鬣狗”,专门来捡拾“腐食”为生。

    “要是我哪一天骑不得马、挥不动鞭子了,我也会像他们一样,赶着一辆大马车,来到这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跟在捕猎队的后面,捡拾那些被刚刚杀死的野牛。”

    “嗤!你可真够卖命的,老都老了,还出来做什么活?”韩昭庆嘲笑道:“等我老了,肯定能指着自己的儿孙来伺候,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zaiqizhidiguoshidai/read/97/43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