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瓜分豆剖”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毕竟,齐国人还是给素丹陛下留下了一座文莱王城,未曾赶尽杀绝。

    倘若,试图强自反抗,以绝外患,惹恼了齐国,说不定就会让整个文莱王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国灭,而且身死。

    南洋地区那些被齐国逐一覆灭的王国和部族,其国王和部族头领在乖乖交出政权和领土后,好像都没遭到齐国人的太过留难,各自拥着自己累年积存的财富,快乐而逍遥地享受奢靡生活。

    浩浩大势之下,既然无法扭转乾坤,那莫如顺势而为,接受真神之安排。

    ——

    1732年10月3日,顺天,太平宫。

    “大齐皇帝为何还要给文莱留下一座王城,让他们苟延残喘,续继国柞?”李瞻将手中的电文轻轻地放在桌案上,喟然叹道:“难道皇帝陛下不知,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道理?”

    李瞻是大顺王国第四任国王,年届三十六岁,正是一个君王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的岁月。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瞻七年前继位,在稍稍稳定国内政局,巩固了自身权力后,便于1727年9月,挑起了对文莱王国的战争。

    在齐国多方的支持下,再次大败文莱,歼灭文莱军队一万余,迫得对方不得不割让格盟纳河以西领土予顺国,并赔款白银三十万两,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大顺王国对文莱的战略优势。

    但是,顺国上下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一门心思地想要彻底覆灭文莱这个土邦王国,从而夺取婆罗洲北部精华之地。

    不过,大顺毕竟人口不丰,想要一口吞下整个文莱,怕是会将自己噎死。

    更何况,覆灭文莱后,势必要改变整个婆罗洲的地缘格局,必须要获得大齐的应允,方能有所动作。

    因而,李瞻便不断派遣使者前往长安,游说大齐皇帝和内阁政府,试图说动齐国共同出兵,一举灭亡文莱,然后分其地,掠其民,将这块面积巨大的岛屿彻底变成汉人的极乐之土。

    不过,是时,泰平帝正在修身养病,将国事皆托付于太子署理。而太子在监国时期,出于老成持重的考量,并不愿意改变目前婆罗洲的格局,希望整个南洋地区镇之以静,以待更为合适之契机,再行处置。

    说白了,太子在监国秉政时,为了造成不必要的施政疏漏,避免出现剧烈的政治变动,想一切维持现状。

    你顺国可以对文莱敲敲打打,占些地盘,掠些人丁,抢些浮财,但最好不要将事情搞大,破坏目前南洋地区的殖民秩序。

    李瞻虽然对此颇为微词,觉得齐国太子施政太过保守,但身为藩属国之主,却不敢违逆齐国的决定和安排。

    后来,随着太子意外坠马薨逝,泰平帝重新秉政,最后立皇太孙为帝国继承人,整个帝国政局顿时陷入短暂的波动。

    永隆元年,大齐皇帝举行登基大典,李瞻亲赴长安观礼。

    在长安停留期间,李瞻多次私下拜会永隆帝,希望皇帝陛下能支持自己的想法,彻底吞灭文莱等几个婆罗洲土邦王国,真正确立汉人在该岛上的绝对统治地位。

    永隆帝对此颇为意动,还拿出了几幅婆罗洲的山川地理详图,进行了一番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

    帝国新君继承大统,若是想要快速建立个人威望,没有比开疆扩土更为有效的方法了!

    李瞻的建议,立即获得了永隆帝的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zaiqizhidiguoshidai/read/97/43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