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先发优势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才是最靠谱的。

    但这事在齐国这种集权制国家行得通,在英格兰那是决计不行的!

    商人们(资产阶级)费尽千辛万苦,才联合起来压制住王室,搞了立宪君主,怎么可能又将它从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进行王室集权呢?

    要知道,一旦要施行这种集权制度,尽管是为了产业集聚,但这种事情最后的结果很大概率会强化王室权威和影响力,甚至会让君主专制再次死灰复燃,这是英格兰国内商业资本大佬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宁愿由他们控制的国会拨款来成立这种产业基金,但是代表其他产业的议员们肯定不会同意。

    理由也很简单,凭什么我一个造船商人要出钱来帮你发展煤化工产业?

    所以,这是英格兰王国政治体制上的缺陷,为了将国王“拴在笼子里”,只能牺牲集权,维持立宪君主。

    现今的英格兰议会,完全就是一帮抱团取暖的商人或下级贵族们的集合体,大家在对付王室集权上面达成了共识,因为这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要不然,国王拥有了最高权威和无上权力,一定会来掏他们的口袋,甚至会将绞索挂在他们的脖子上。

    但如果说为了集中财力发展某一项产业,并且还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加征税款,那绝对是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大概率无法通过。

    说来说去,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由相关利益方自己成立协会,自己组织资金,自己进行研发,获取的成果自然也是相关投资者自己分享了。

    迪恩亨德森在通过对齐国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后,得出一个“精准”的结论,那就是,齐国的强大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军事的强大,也不在于他们绝佳的地缘态势,而是他们国家体制。齐国可以整个国家力量为后盾,扶持和推动某个产业、或者某个企业快速发展,通过给予政府拨款、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各个科研机构的技术援助,等等,诸多手段,促使该产业或者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实现技术攻关或市场突破。

    作为一名英格兰人,很难想象,齐国在建国初期,竟然会拿出整个国家财政的四到五成进行大规模的官方移民,从而在短短数十年里,将人口规模快速提升至数百万之众。

    齐国在财力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他们的皇帝陛下就能排除众议,实施全民义务教育,这对英格兰王国而言,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贵族老爷的钱,凭什么要花在那些穷鬼的身上?

    齐国人为了建设一个完整的汉洲铁路网,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在荒僻的内陆地区修建了数千公里铁路。

    要知道,因为汉洲内陆干旱少雨,人口稀少,在那里修建铁路根本创造不了多少经济价值,但齐国人却毫不心疼地耗资千万修了几条横贯内陆的铁路。

    再比如,齐国在富庶的汉洲本土征收边疆开发税,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建设周边海外领地,从而将这些支离破碎的领地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强行捏合在一起。

    反观英格兰,连家门口的苏格兰和爱尔兰都不怎么情愿从口袋掏出多余的一个大子去搞建设。

    就像强尼所说的,只要齐国人愿意,一定会“不遗余力”,在很短时间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使某项重大工程或者重大事务极速完成。

    英格兰在这些方面就不行了。国家议会一般情况下不开,平日里议员们在各地忙着自己的生意,只有遇到大事时才会聚集一堂,开会讨论。

    而英格兰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财政及税收制度,政府只能收到少得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zaiqizhidiguoshidai/read/97/43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