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二世仅在数千近卫军的保护下,仓惶逃回波兰境内。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派出数路使者,前往波兰、普鲁士、丹麦、法国以及奥地利,以寻求外部援助。
尽管,起初瑞典王国在围攻圣彼得堡两年而不克,并在攻城战当中,损失了不少兵员和装备,对瑞军的士气造成不下的打击,但瑞军在南线战场,却势如破竹,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全取库尔兰、爱沙尼亚,并在随后攻入俄罗斯纵深腹地。
这个时候,俄瑞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個年头了,双方在圣彼得堡和库尔兰展开了数场大战,超过二十万的军队在千里战线上忘我的厮杀。
连招呼都不跟我打一个,就朝俄罗斯境内杀了过去,视我为无物!
故而,法国人虽然没有应俄罗斯所请,给予必要的援助,但法国政府却向瑞典发出了一份外交照会,呼吁瑞典停止战争,恢复波罗的海地区的安全。
六月中旬,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率领精锐部队六千余,在库尔兰港口城市利耶帕亚登陆,然后挥兵疾进,置联军所攻占的叶尔加瓦而不顾,仅用五天时间便悄然杀至顿兵于里加城下的联军背后。
然而,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尽管瑞军在数度击败波兰-萨克森联军,甚至还攻入波兰首都波兹南,但却始终无法迫使对方投降,展现出难得的韧性。
倘若,任由瑞军一路进击,怕是会被对方打到莫斯科城下。届时,我们俄罗斯人还能往哪里退?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再次转移打击目标,引军离开波兰境内,重新杀回俄罗斯。
“陛下,瑞典人将计划在一周后撤离吕根岛。”普鲁士王国陆军大臣格尔德·穆勒来到总督府三楼的露台,站在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身后,轻声汇报道。
到了1729年9月,得到喘息之机的俄罗斯陆续收拢各地败军,并从后方征召了五万余军队,使得俄军总兵力增加至十万,在北线战场上形成对瑞军的巨大兵力优势。
更让俄罗斯人雪上加霜的是,战争的第二年(1727年),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在内外交困中病逝,但未留下遗嘱,引发了一场宫廷政变,使得俄罗斯高层和军队统帅部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更加剧了俄军在战场上的溃败。
可能是感受到瑞典咄咄逼人的军事威胁,波兰国王兼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率先响应了俄罗斯的求援。
说实话,单挑的话,俄罗斯还真打不过瑞典。
率先打破战场平静的一方是波兰-萨克森联军,1730年5月上旬,在“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的率领下,四万联军跨过波兰边界线,攻入库尔兰境内,朝叶尔加瓦城(库尔兰大公国都城)扑来。
但战局却因为一名伟大的统帅而出现根本性的反转。
1728年10月初,卡尔十二世在北线留下一万余兵力,对俄军转入战略性防御,而他亲率主力三万五千余,大举攻入波兰境内,企图以雷霆之势击垮波兰-萨克森联军,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希冀迫使对方退出战争。
说白了,两国就波罗的海地区暂时划分了势力范围,普鲁士成功地将瑞典排除出波罗的海南岸地区,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北德意志和波兰地区的主导地位。
此次,瑞军充分吸取了上次大北方战争的失败教训,在隆冬来临之际,并未迅速突入俄罗斯纵深腹地,而是收缩兵力,主动放弃大片已占领的地盘,屯兵于波罗的海沿岸数座军事据点,等待俄军主动进攻。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闻知后,随即向波兰宣战,并先发制人从库尔兰方向攻入波兰境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