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衣锦还乡漳泉夏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云霄镇,也就是日后的云霄县,此时还没有设云霄抚民厅,但这里已经是漳州有数的大镇了,满清在这里派驻漳浦县丞负责管理。

    而如果说全漳州哪里响应兴唐军最积极,那肯定是云霄镇。

    因为大虞朝的八大封臣之首,宋城伯吴让就是云霄镇之人,吴姓也是云霄镇三大姓之一。

    这个镇总共七万多人,起码有一万人过番到了安戴省投靠吴让生活,且个个都过得不错。

    吴让站在五级风帆巡航舰夏完淳号船头,穿过下尾岛,驶入了云霄港,船头的蓝底金日月大旗随风飘扬,舰上官兵身着大红色戎装,威风凛凛。

    而在云霄港两岸,无数漳州乡党欢呼雀跃,到处都是持枪捉刀者在跟着大海船飞跑,这哪是来攻打地方,这是在衣锦还乡。

    “可是吴伯爷大驾,可是吴伯爷大驾?”远远传来了一声声呼喊。

    吴让努力装出的伯爵气度再也绷不住了,他快走两步到船头最前处大声回答道:“瓦(外)公,瓦公,我就是阿让啊,我就是阿让啊!”

    船未靠岸,吴让急不可耐的让人放下一条小船,带着儿子吴文辉,向前狂奔而去。

    刚一上岸,吴让就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然后咚的一声把头磕响,他幼年丧父,是外公一手带大的,因此跟外公感情极深。

    吴让外公姓方,虽然年过六旬,但仍然身材粗壮,行动敏捷,云霄镇方氏乃是第一大姓,甚至全漳州的方姓人基本都在这里。

    这就是南方宗族的可怕之处,如同清远县七八成的人姓陈一样,云霄镇超过六成的人都姓方,其余也基本那是方家的姻亲。

    在这种地方,只要有强力外援支持,朝廷根本没多少存在感,只需要几个方姓的族长、耆老振臂一呼,朝廷的统治立刻就会瓦解。

    方外公看着吴让身上的蟒袍,也是高兴地眼泪都下来了,他赶紧快跑几步把吴让扶了起来。

    “好啊!我的好孙儿,你如今光宗耀祖了,你爹知道,在九泉之下也能闭眼了。”方外公连连感叹了几声,随后责备道:

    “你如今也是朝廷勋贵了,还穿着赐服,怎么能给我这草民下跪呢,有失体统!”

    不过责备归责备,方外公还是非常高兴的,吴让的舅舅和表兄弟们,也带着几分敬畏围了上来,啧啧称奇。

    “外公,你看,孙儿在彭亨大公国为您买了一块地,不太大,也就是四个村子,三万多亩地,有两百户土人。”

    吴让说着,也把一套青白乡间的赐服给捧了出来,递给外公。

    这严格来说不能算赐服,其胸前绣了一支飞虎,要是青色的,方是给军中勇士的赐服,青白乡间的,实际上是能用钱买的。

    就如同吴让买的这个四个村子一样,这是上次兴唐军攻克彭亨的时候,吴让派了两百藩士和两千多民夫协同兴唐军作战,随后又花了四千两银子得到的。

    “孙儿把这四个村所在叫做新云陵,已经给外公配了五户藩士,外公只需要带几个使唤人下去,就能治理了,一年加上渔获折算,怎么也能收三千多石粮食。”

    藩士这个词,是效命于莫子布的会安倭人首先开始称呼封臣属下的,后来逐渐被大虞的南洋封臣们接受,名字就定下来了。

    别小看这四个村子,田税却能收三千多石,总折合产量差不多在一万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lielieqinanyang/read/97/95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