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福州吹来的风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恩明要是生在侯官,保管连个童生都考不上,只配去酒楼里面当个算账先生。

    而这边恩明只有二十多岁,勉强算是缓过来了,那边实岁三十四的章佳.庆桂还在晕着呢。

    虽然已经不吐了,但还是感觉天地在旋转,脑浆子似乎还没有复位。

    可他是正使啊,让暹罗人看见他站都站不稳,肯定有损形象。

    于是随员们从船上搬了一把大椅子让庆桂坐着回回神,兵丁们又在外面挡着,不让暹罗的官员过来,确保一下庆桂的体面。

    但这样拦着不给个说法也不好,于是晕头转向的庆桂冲贴身师爷挥了挥手。

    师爷过来对着林乔荫一拱手,“林大人,侍郎可能是染了风寒,身子有些无力,需得休息一会,还请您上前,去招呼一下那些暹罗人。”

    “这不太好吧。”林乔荫略作迟疑,“庆大人乃是主使,满洲贵胄,身份高贵。我这小小举人上前,恐有失朝廷体面啊!”

    师爷深知庆桂确实起不来了,当即笑着说道:“林大人乃是闽省饱学,见一蛮夷外邦足矣。”

    说罢,包衣出身的师爷,还瞥了同样正在回神的恩明一眼。

    好嘛,我乾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暗探,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谁,只不过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恩明张了张嘴就要动腿,因为皇帝派他以使团笔贴式的身份南下,就是有点不相信两广总督李侍尧和广州将军杨宁了。

    乾隆觉得,这两人全是在说河仙的好话,前期与河仙和暹罗接洽,也是他们办的,怀疑他们已经被收买。

    所以才特意让册封使团从福州出发,还专门选了恩明在使团中,就是想看看暹罗,特别是河仙的真实情况。

    可恩明嘴都张开了,一迈腿也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于是他很明智的收住了脚。

    嘴里原本要说的‘我随林大人前去’也变成了,“林大人太过谦了,还请先行安抚一下。”

    眼见皇帝密探都同意了,于是林乔荫拱了拱手,带着几个随从,施施然走了过去。

    过了码头,果然见暹罗官员早已等候多时,双方问答了几句,前来接待满清使团的,是郑信的亲侄子宫坤摩罗多,汉名郑聪礼。

    郑聪礼实际上是在郑信已经称昭之后,才从大陆上下来的,基本要算是清人。

    林乔荫虽然是闽东人,但他祖母是闽南人,潮州话又与闽南话大差不差。

    两人聊着聊着,不自觉开始不断夹杂闽南词汇,把几个跟林乔荫过来的旗人小官吏,听的一个头有两个大。

    他们只见郑聪礼和林乔荫两人嘴皮子一阵上下翻飞,好似念经一般嘀嘀呱呱的,努力听了一会,实在是听不懂,然后就没有兴趣了。

    恰在此时,一阵鼓乐声响起,十余位穿着黄、绿各色清凉暹罗筒裙的女子进来了,伴随着鼓乐,她们且歌且舞。

    此时吧,旗袍其实很难看的,后世看见的那种非常显身材的旗袍,大多是清末民初改良的。

    而这些旗人吏员自小长在京城,来来去去十几万人都是亲戚,除了练就满嘴吉祥话的本事,也看腻了一张嘴皮子比他们还溜的旗人大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lielieqinanyang/read/97/95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