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双雄会(中) (6/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但缅军统帅吴越只是白象王身边的大骑兵统领而已,属于禁军将领中的高级军官,只是这个身份跟人主,那就差得太远了。

    而他手下的步兵和炮兵又是临时调拨给他的,还做不到如臂指使。

    当然,也有缅军刚刚从进攻中撤退下来,重新集结需要一定过程的原因。

    因此,吴越还在调兵并鼓舞士气的时候,莫子布已经完成了一切,士兵们在军旗的指引下,快速运动抢占有利地形了。

    这里是缅军步兵与骑兵之间的两条小河中的一条,这条小河相对更加深又窄,水能淹到马腹,骑兵很难快速通过,同时,溪边还有一段坡坎可以作为地利。

    这是一个类似︹形坡坎,只是面对缅军步兵的一面长而缓,面对缅军骑兵的这面短而陡,下面就是河边。

    吴越这边没想到莫子布动作这么快,等他集结完毕,莫子布都快在坡坎上摆好阵势了。

    缅军骑兵虽然看到了莫子布在抢占要点,堵住他们回去的路。

    但骑兵统军接到的命令就是看出郑信所部,再没接到吴越命令的情况下,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听从命令没有返身试图驱赶莫子布所部。

    当然,他就算敢返身进攻,三百多骑兵也搞不定一千多把燧发枪。

    不过虽然莫子布抢先了一手,吴越也不以为意,就算骑兵不能从这段坡坎回援,往上游绕路也不过就是多跑十几分钟的事情。

    其次在南洋,哪怕就是缅甸,现在也差不多,骑兵精贵费用高,训练成本也很大,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马上骑射的。

    最主要的是能用时间段也短,就是气温二十来度这几个月。

    所以哪怕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北部,是东南亚唯一能养马的地方,缅军中的骑兵也很少,总数不过三四千的样子。

    很多还在向着龙骑兵的方向发展,主打一个短时间机动快速。

    这要是目前还算精锐的八旗精骑在这里,莫子布敢在这么个看着跟背水一战差不多的坡坎上列阵。

    他们只需从上下两方配合步兵呼啸而来,估计最多两三波就能把莫子布这伙人带走。

    但是缅甸骑兵不行,他们历史上甚至还多次被佤族老哥们骑着滇马的山地骑兵暴打,所以跟满清的精锐骑兵,还是有亿点点差距的。

    正是由于这样的考虑,吴越看到莫子布占据要点之后,也没选择召回骑兵,召回来了用处不算太大,还不如让他们继续看着郑信。

    而吴越的底气,就是两千六百名全员燧发枪,配四磅、六磅野战炮六门的步军。

    当然,吴越决定不召回骑兵,但莫子布不能不防。

    他把主力交给了陈光耀,自身率三百洛坤兵和吴让、叶丰昌等人交给他的联军守在了北面,一共五百人,防备缅军骑兵回援。

    陈光耀则将昆仑山堂主力八个连布成了两排大横阵,延绵排开百米之长。

    两排横阵之间,部署着昆仑山堂所有的火炮,四门八磅炮、九门四磅炮和移动非常迅速的三门奥地利三磅炮。

    咚咚的鼓声伴随着隆隆炮声,缅军主动出来接战,吴越留下了大约六百人的预备队,其余两千名缅军,也排成了大横阵,只不过分了四排。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lielieqinanyang/read/97/95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