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双雄会(上)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所以郑信才不会喊莫子布或者昆仑山堂来了,他喊的是河仙大兵来了。

    通、刍知、銮思瓦拉坎、郑敏成等等潮州人或者有潮州血统的纳真都围了过来。

    死里逃生的狂喜,让他们开始忘乎所有的开始欢呼了起来。

    但随即,更大的欢呼声响了起来。

    “唐兵来了,华国的唐兵来了!”

    “唐兵至矣,唐兵至矣!”

    “缅人肯定打不过天兵的,我们有救了!”

    在此时的南洋,汉人这个称呼其实不怎么流行,汉最流行的其实是在北边,而南洋流行的是华和唐。

    道理很简单,华自然是代指文明,文华。

    而唐呢?

    那是因为对南洋的两大国,安南和暹罗来说,唐都是他们最熟悉,甚至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安南人从中国自立,就是从唐代开始的,他们对于中原王朝,最后的深刻印象就是唐,至今安南的政治体制中,还有大量唐朝的影子。

    而暹罗国的主体民族,是从云南南下,他们以泰化的傣族为主,夹杂了一定数量的壮侗彝佤和少量的白族。

    而他们南下的时间,正是唐末五代,这些人受不了土著化的楚汉中原贵族后裔—白族建立的大理国压迫,纷纷选择往南。

    甚至就是缅甸人,他们的祖宗骠人,也是在大唐猛击南诏,高骈等人几乎把南诏打停摆之后,才摆脱白族的控制拿回骠王的头衔,并得以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不断吞并其他族裔,形成缅族的。

    所以在南洋,东南亚土著民族对中原王朝的记忆,基本都是源自唐,这就是南洋华人大多称唐,而不称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土著们看到汉人,心里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唐人。

    郑信看着海上越来越明显的朱边蓝底白日旗,听着耳边暹罗人狂呼的唐字。

    在这一瞬间,从小到大接受的潮州蓝波湾,潮州话才是唐话的教育,似乎出现了一丝松动。

    。。。。

    莫子布在幸运号上远远看见,也不由得有些龇牙咧嘴的。

    这些缅军撤退速度太快了,听到撤退号角后,丝毫没有犹豫,两千人不到十分钟就很顺滑的撤了下去,还是前后交替掩护后撤的。

    这一切都证明,对面这三千人左右的缅军,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莫子布这边,由于水文不熟悉,风帆战舰根本不敢靠岸,只能在离着岸边还有一两百米的地方就下锚,然后用快蟹船运载士兵登陆。

    而就算是快蟹船,也不过是什么地方都能登陆的,莫子布让疍家二亲自率领水鬼队探查了半天,也只有郑信被围困的村子前面一点可以登陆。

    所以莫子布到了近海之后,就立刻命全军大张旗帜,尽量把大船开得靠近海边,战舰的炮衣取下来,炮管也推出了炮窗。

    赌的就是缅甸人搞不清楚他的来路,不敢贸然直接上来在滩头这种行动不便的地方,阻击莫子布。

    很幸运,莫子布又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lielieqinanyang/read/97/95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