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扫荡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而靠买东西来保值也差强人意。

    如今可不比头几年,没有多少合适的标的物了。

    像买私房得碰运气,属于零散成交。

    字画和印石也因为头几年宁卫民买得太多,价格早已经飞涨。

    买邮票倒还是个好办法,可这事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想价钱好同样得慢慢吸筹,根本赶不上殷悦为他挣钱的速度。

    所以说实在话,在国内让自己的金钱物尽其用,最大程度达成良性循环,就连宁卫民自己也觉得是一件属于奢望的事儿。

    但说来纯粹是邪门儿到家了,老天爷似乎格外偏爱宁卫民似的,是真把他当自己亲儿子疼呢。

    竟然唯恐他不高兴似的,借着捐献文物的这茬口,借着市文物局领导的嘴,刚刚好地把一个正处于价值洼地的巨大宝库,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那就是“虹光阁”里售卖的众多文物。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有幸能够接触文物收藏的人来说,文物商店刚刚面对社会开放的内柜,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因为这是这个年代,普通百姓购买文物为数不多的合法渠道啊。

    但是也不得不说,当时“虹光阁”从外柜转为内柜的这一变化,尽管被《新闻联播》专门报道了一次,还登上了《京城晚报》的头版,可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

    原因很简单,即使是对那些懂得古物,爱好收藏的人来说,下决心花上好几百元钱买一件文物,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忘了,这时京城的普通百姓,还在为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努力。

    而这些摆在文物商店里的东西,毕竟是生活必须之外的需要。

    哪怕是此时已经对古董初窥门径,开始捡漏的马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

    实际上据日后这位爷自己在节目中回忆,当年他虽然常去逛“虹光阁”内柜,可也就是去看看,买还是很少的。

    可能去个十次八次,也就有一次是买东西。

    所以这么论起来,这世间最幸福的人,也就只有宁卫民了。

    和别人比较,他不但手里有钱,也有地方放置,而且还有人情关系,那可是的的确确天时地利人和俱全啊。

    尤其是一去之后,他亲眼所见,那里的东西是那么的便宜,那么的好。

    一双眼睛都不够用的了,更是恨不能把所有的物件都搬回家去才好呢。

    甚至就连陪着他同去的康术德,也是逛得心花怒放,看得满眼放光,打心里替徒弟能捡到大漏儿感到高兴。

    至于说到的文物质量和价格嘛,那真的太划算了。

    别忘了,过去的文物交易可没对内放开,价格根本没被外国人给炒起来。

    而且现在放开,也是因为没人要才开内柜嘛。

    初始价格定的就不可能太高,甚至因为着急变现,比卖给外国人的价格还要低上一成。

    】

    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ochao1980/read/97/167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